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5-04-18
分享到:
4月17日,由湖南毛澤東文學院主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文聯作家協會、巴楚縣委宣傳部、文聯協辦的長篇小說《白雪歌》研討會在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報告廳舉行。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副院長紀紅建,《湖南作家》編輯部成員,中國作協第三屆西藏作家班、湖南毛澤東文學院第十三期新疆作家班、湖南省第三期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等50余人參加會議,共同圍繞《白雪歌》展開深入探討,剖析作品的文學價值、社會意義與藝術特色。
《白雪歌》是新疆作家西遇塵(本名李成林)創作的長篇小說,以白雪分牧場為背景,講述了鄧啟文的基層工作經歷,生動展現了新疆現代牧場的社會風貌與人物的心路歷程。作者西遇塵(李成林)憑借細膩的筆觸和深厚的文學功底,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情感張力與生活質感的世界。作品不僅在情節設置上跌宕起伏,更在人物塑造上入木三分,深刻反映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主題,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與讀者共鳴。
研討會上,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湖南毛澤東文學院副院長紀紅建指出:“《白雪歌》以真實的故事、生動的情節、飽滿的情感,展現了新疆的風土人情和基層工作者的奮斗精神。作者李成林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犀利的畫卷,將新疆的美麗與新疆人民的善良、堅毅展現得淋漓盡致。”
與會專家學者認為,《白雪歌》是一部兼具藝術價值與時代意義的力作,采用雙線并行的敘事結構,突破了“苦難敘事的窠臼”,構建了“多聲部”人物群像,創新性地將兵團精神解讀為“流動性的豐碑”。小說在扎實中有“真實感”,直面生活的矛盾,卻始終以溫暖為底色,展現困境中人性的堅韌與互助。在語言的錘煉上,作者十分注重地域特色的表達,融入許多富有高原風情的詞匯和語句。《白雪歌》跳出了“他者視角”,以本土作家的筆觸,展現了立體、多元的新疆。但在個別情節的處理上,可以進一步精簡,避免冗長拖沓,使故事節奏更加緊湊。
作者西遇塵(李成林)對現場專家的發言表示感謝,并分享了創作緣起:“《白雪歌》的創作靈感源于我對牧場生活的深刻感悟。在創作過程中,我深入兵團第三師托云牧場,力求還原生活的真實,展現人性的光輝與復雜。希望這部作品能夠引起讀者對邊疆牧民和他們的生活的關注與思考。”
此次研討會為文學愛好者與創作者搭建了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對《白雪歌》的討論,不僅加深了與會者對這部作品的理解與認識,更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理解邊疆、理解基層工作者的窗口,豐富了新時代刻畫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題材的文學樣態。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