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作家網 時間 : 2025-03-13
分享到:
本網訊(記者 梁伊涵 攝影 彭贊) 3月12日下午,由湖南省作家協會主辦,湖南毛澤東文學院承辦的第二十七期“文學名家講堂”在毛澤東文學院報告廳舉行。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散文家傅菲以“尋找好素材”為題,作了一場精彩的文學講座。講座由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彭湖主持,第二屆“湖南百名作家寫百村”獲獎作家代表及社會各界文學愛好者100余人現場聆聽,現場氣氛熱烈。
講座中,傅菲結合自身豐富的閱讀與創作經驗,深入闡述了好素材的四個評價標準。首先,好的素材需獨辟蹊徑,言他人之未言,抵達他人未曾抵達的深度,或擁有獨特言說角度。鮮活也是素材的重要特質。這要求作者深入生活,捕捉現實中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對筆下人物和事件進行深入理解,挖掘富有感染力的細節;即便遠離第一現場,也要為書寫對象注入豐沛想象力。素材要貼近生活又貼近內心。一方面,要關注當下生活狀態,選取符合生活邏輯與自然邏輯的素材;另一方面,選材要體現作家的精神內核,反映作家的精神指向和生命氣場的作品能在讀者心底埋下種子,影響他們的思維和情感。此外,能引發共情的素材才是好素材。素材是一座橋,選材需貼近內心,帶有作家獨特氣息與精神指向,同時具備現實意義,與時代高度契合,才能抵達讀者。
如何尋找符合這四個標準的好素材?傅菲同樣給出了四條途徑。第一,從生命歷程中,萃取獨特的經歷,用獨特視角挖掘普通人的內心。第二是深入生活,我們的出生和生活之地,是寫作無窮無盡的素材源泉。第三,則需要有方向的深度閱讀,用大量的積累和學識,形成深刻洞見。第四從母題出發,目標明確地尋找素材,構建書籍的骨骼。
判斷什么素材可以用,傅菲認為有兩條原則。第一是優先原則,首先選取符合自己認知的素材,才不會扭捏作態,避免知識的盲點;其次是符合自己精神品質的素材,才能讓文章反映內心。第二是放棄原則,放棄粗俗的、過于陳舊的素材。最后,傅菲寄語廣大寫作者,要具備好奇、勤奮、深思與平和四個素質,才能創作出動人的優秀散文。
講座過程中,傅菲還分享了許多自身創作中的生動案例,用生活經驗讓晦澀的理論變得通俗易懂。互動環節,聽眾們就寫作中遇到的選材難題與傅菲交流,傅菲耐心解答,現場氛圍活躍。
此次講座,傅菲為在場的文學愛好者和寫作者們撥開了散文選材的迷霧,提供了寶貴的創作思路與方法。大家紛紛表示收獲頗豐,對散文創作有了新的認識與感悟,期待在今后的寫作中能運用所學,挖掘出更多優質素材,創作出優秀的散文作品。
“文學名家講堂”是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由湖南省作家協會發起并主辦的。旨在加強文學交流、開闊視野、開拓文學思維、提高文學創作力和鑒賞力、提振文學湘軍實力、培養和造就文學名家大家的公益性文學活動,從二〇一二年開始舉辦以來,已經走過了十三年歷程,廣受作家和文學愛好者的好評,已經成為湖南文壇一張響亮的名片。
人物鏈接:
傅菲,江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出版散文集《元燈長歌》《深山已晚》《我們憂傷的身體》等三十余部,曾獲三毛散文獎、百花文學獎、儲吉旺文學獎、芙蓉文學雙年榜、方志敏文學獎、江西省文學藝術獎及多家刊物年度獎。2019年《故物永生》斬獲第二屆三毛散文獎散文集大獎,2024年《圣鹿》又獲第四屆《長江文藝》雙年獎·優秀散文獎。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