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西作家 時間 : 2025-01-08
分享到:
元月4日清晨,寒意襲人,朝陽尚未破曉,來自瀘溪各界的作協會員以及吉首等地的嘉賓,已滿懷熱忱,陸續奔赴瀘溪縣圖書館。九時許,瀘溪縣作家協會 2024 年度工作年會在圖書館二樓會議室正式拉開帷幕。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向夢華,團結報社副社長唐正鵬,州作協主席黃挺等出席會議。
本次年會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文聯主席李燕華主持。縣作協常務副主席楊曉鳳作 2024 年度工作報告。過去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縣作協在縣委宣傳部、州作協與縣文聯的悉心指導下,堅守初心、勇擔使命,扎根瀘溪大地,書寫時代華章,于文學征途斬獲佳績。
且看這份亮眼“成績單”:瀘溪文學創作隊伍持續壯大,“團結報社”校園小記者(小作家)嶄露頭角,劉陽榮耀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本土文壇添彩;文學作品質量實現飛躍,胡建中老師的《風雨四合院》《千年魘》兩部共 75 萬字長篇小說在番茄網站連載,引發熱烈關注,楊秀建斬獲首屆莊子寓言文學獎二等獎,劉陽作品《重返約克鎮》榮登《人民文學》殿堂;對外交流活動異彩紛呈,邀請王躍文等名家齊聚瀘溪,采風、講座、改稿,文學火花激情碰撞;金庸先生誕辰百年之際,瀘溪本土作家攜手域外大家,推出系列紀念佳作,紀錄片、文章兼具,夯實金庸與瀘溪的文化紐帶,為瀘溪文旅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年會現場,氣氛熱烈。瀘溪作協對楊秀建、劉陽、曹萬松、李書鑫、吳詠顏等八位年度創作精英予以表彰,滿延后、劉陽兩位青年才俊,分享文學創作與投稿的寶貴經驗。自由發言環節,胡建中、張莉、陳秀根、鄒群等作家踴躍登臺,圍繞文化自信、創作路徑、題材挖掘、校園文化深耕、短視頻賦能等話題,各抒己見,高見頻出,為瀘溪文學發展建言獻策。
譚必文說,聚焦瀘溪深厚歷史文化富礦,提出打造文化名片的獨到創見——讓作品表達直擊人心。其關于“搶救性采訪古稀見證人和非遺傳人,深挖本土文化記憶”的呼吁,直擊人心,引發全場共鳴。他還深情寄望,未來瀘溪能誕生以辰河高腔、浦市窨子屋為背景,融民族遷移、商業興衰、多元文化于一體的湘西“白鹿原”巨著。
黃挺說,立足全州文學版圖,從人才梯隊、作品質量維度深度剖析瀘溪文學現狀。他盛贊劉陽佳績,敦促縣作協為其營造優渥創作環境;談及金庸與瀘溪淵源時說,要摒棄舊念,全方位認識這位傳奇大家,并就如何巧用金庸之塊字招牌助推瀘溪文旅發展方面,提出了建議意見。
唐正鵬發言,字字珠璣,充滿深情。以劉陽創作感悟為例,點明文學悟性于創作的關鍵意義;借湘西創作者實例,警示摒棄狹隘地域局限,胸懷華夏文明大局,方能筆繪佳作;強調研習經典、汲取傳統文化精髓是作家進階必由之路;重申好文標準——質樸文字、簡潔語言、深邃思想、真摯情感缺一不可;更豪情滿懷盛贊瀘溪,稱這片沃土人杰地靈、文脈昌盛,大河文化、下灣文明璀璨奪目,堪與華夏諸般文明輝映。
會議強調,要加強理論學習,堅定政治方向。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根本指針,堅持黨對作協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理論學習和思想引領,強化團結合作,在新征程中展現新作為。要圍繞中心目標,加大創作力度。圍繞縣委、縣政府“四個強縣”和“六個奮力打造”的工作目標,結合項目建設、文化旅游等重大任務進行創作。要深耕瀘溪文化和歷史資源,講好新時代瀘溪故事,推出精品力作;要注重人才培養,壯大作協隊伍。應將人才培養作為重要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為文學人才創造良好成長條件。積極吸收各行各業的文學人才加入作協,不斷壯大隊伍,優化結構,為文學事業注入新活力。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