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網 時間 : 2025-01-15
分享到:
省政協常委、湖南省作協主席、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湯素蘭
“讓文學藝術介入鄉村,讓鄉村成就文學藝術,探索文藝賦能鄉村建設新路徑,是當代文藝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2025湖南省兩會期間,省政協常委、湖南省作協主席、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湯素蘭提出建議,發揮基層文藝工作者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文藝活力。
作為兒童文學作家,湯素蘭總是把目光投向孩子。作為文藝界委員,她經常參與省政協的調研活動。在一次次的走訪調研中,湯素蘭驚喜地發現,許多基層文藝工作正在發生可喜的變化。這些鄉村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探索,也帶給她很多思考和啟發。
近年來,長沙市在條件比較成熟的鄉鎮成立鄉鎮文聯組織,通過送文藝進村鎮、進學校,開展農村學校學生和留守兒童的閱讀寫作指導,非遺文化進課堂,基層文藝工作煥發出全新活力。永州市伊塘鎮成立農民作家協會,打造“農民作家小鎮”,探索農、文、旅、體、教、產深度融合的“伊塘方案”。
在寧鄉市青山橋鎮,2023年鎮文聯成立之后,鄉鎮文藝工作者創作了十余首原創歌曲,讓鄉村風物、當地特產和美景插上歌聲的翅膀,飛向更廣闊的世界。他們還組織全鄉中小學生開展唱村歌比賽,讓孩子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此外,當地發揮音樂原創人才集聚優勢,打造“音樂小鎮”。這些基層作家、藝術家扎根鄉村大地,書寫新時代山鄉巨變,正在以實際行動打造錦繡瀟湘的詩和遠方。
油畫家段江華將瀏陽雙江一家廢棄的供銷社改造成全省第一家鄉村美術館——段江華鄉村美術館,美術館變成了一處“敞開式”展館,瀏陽當地的藝術家們紛紛來此交流技巧、舉辦藝術活動,使這座鄉村美術館成為了“瀏陽文化藝術高地”。隨著美術館知名度的提升,也帶動了當地民宿、餐飲和研學,使當地農民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
“鄉村振興的終極目標是和諧發展。”在湯素蘭看來,要充分挖掘鄉村發展潛力,實現城鄉協調發展,為廣大群眾建成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家園,最終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社會的和諧持續發展。
“植根文化資源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撐。鄉土文化既是華夏文明賴以發展的根基源泉,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不可少的有力支撐。”湯素蘭認為,要充分發揮這種支撐作用,就要將鄉村振興戰略深度植根于鄉土文化當中,立足國情鄉情,繼承發揚優良文化傳統,積極推動移風易俗,積極培育體現新時代特色的鄉土新文明,強化鄉村文化造血功能,大力推進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興民活動。
如何助推基層文藝工作者賦能鄉村振興?對此,湯素蘭建議:
第一,省市區文聯作協延伸工作手臂,支持和指導鄉鎮成立文聯、作協組織,充分激發鄉鎮基層文藝工作者的活力。
第二,鄉鎮黨委政府支持基層文聯工作,為基層文藝工作者發揮作用搭建平臺,創造條件,將原本分散的鄉村文藝人才組織起來,鼓勵他們寫身邊先進人物,寫自己熟悉的生活,整理和搶救當地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文藝賦能鄉村振興。
第三,加強基層文藝組織與省市文聯作協的互動交流,吸引藝術名家回歸鄉村,盤活閑置資源,打造文藝空間、鄉村書屋、美麗屋場、鄉村美術館等文化場所,營造環境優美、藝術氣息濃厚的“鄉創空間”,帶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全面振興。
第四,指導和支持基層文藝工作者因地制宜,打造獨具特色的文藝品牌。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