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藝報 | 劉鵬波 時間 : 2024-11-29
分享到:
“報告文學作家要用文學的眼光、人性的溫度,觀照現實、書寫大地。”在日前于山西晉中舉行的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年會暨2024年報告文學創作會上,內蒙古作協名譽主席、作家肖亦農如是說。這一肺腑之言說出了20余位與會報告文學作家、評論家的心聲。
此次會議旨在全面回顧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10年來報告文學創作取得的成績和經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報告文學創作建言獻策,倡導廣大報告文學作家勇擔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新時代報告文學創作高質量發展。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何建明、山西省作協黨組書記邢利民出席并致辭。年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主持,創作會由何建明與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王宏甲、李春雷、鐵流共同主持。
平衡好“報告性”與“文學性”
報告文學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自誕生之日起就承載著記錄時代、反映社會的重任。然而在報告文學的發展進程中,常常因其“報告性”而被批評缺乏“文學性”。不少人說不清報告文學與紀實文學的區別,甚至將報告文學與新聞報道相提并論。
“許多人對報告文學的批評源于對其本質的無知,不清楚報告文學的目的和價值。”在吉林省作協副主席、作家任林舉看來,當前大家對報告文學的本質和價值還缺乏深刻認識。報告文學不僅是講述故事,更承載著時代信息和史學價值。報告文學作家在創作過程中,必須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動力,提升作品的文學性,“專注于文本創作,堅守創作立場和使命,真正用作品質量說話”。
常熟理工學院教授、評論家丁曉原從學術角度出發,重申了文學性對報告文學的重要意義。他表示,報告文學應當基于新聞事實,兼具文學性和藝術性。這種雙重屬性,使得報告文學在記錄時代的同時,也能以獨特的文學魅力感染讀者。
在創作實踐中,不少報告文學作家都在積極探索報告性與文學性相融合的路徑。國防大學聯合勤務學院一級作家孫晶巖分享了創作《中國動脈》《西望胡楊》等作品的經歷。她談到,作家們應當在實地采訪、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在作品中融入自己對時代的深刻思考,力求實現報告性和文學性的有機結合,使自己的作品既有厚重的歷史感,也充滿人性的溫度。
文學性與報告性的融合并非易事,需要報告文學作家以獨特的文學手法將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中最有價值的素材表現出來。新時代報告文學正呈現出越來越濃厚的文學性和可讀性,在記錄現實的同時更加注重藝術表現和情感共鳴,更好地適應了新傳媒時代的特點和讀者的需求。
堅持創作主體性
在報告文學創作領域,邀約式寫作并不少見。如何保持創作主體性,成為報告文學作家需要面對的問題。會上,許多作家都表達了對約稿寫作的看法和態度。
丁曉原便認為,主體性是文學創作的核心,缺乏主體性會導致作品千篇一律和模式化,任何文學類別都是如此。在報告文學約稿式寫作的前提下,作家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和干擾,個人的創作風格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難免受到限制。因此,作家在面對主題寫作和邀約式寫作時,應當保持其作為創作主體的獨立性,從時代和歷史的總體性出發,呈現個人的視角和觀察。
對海洋文化情有獨鐘的山東作家許晨曾跟隨中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進行科學考察,并以此為素材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海》,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創作根據地”對于一位作家的重要性。他談到,報告文學作家應當深耕自己熟悉的領域,像潛水員一樣潛入生活的深海,在深度下潛中捕捉深刻的主題和故事。
與會者認為,報告文學作家應當成為思想家和行走者,通過報告文學捕捉社會現象、反映時代精神。作家只有走近人民,作品才能貼近生活;同時還要善于動腦思索,不能人云亦云,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發現、獨立的見解。
從高原勇攀高峰
近年來,隨著文學創作的繁榮發展,報告文學也迎來了創作的豐收期。雖然大量優秀的報告文學作品不斷涌現,但有“高原”缺“高峰”的現象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地攀登報告文學高峰,成為與會者熱議的焦點。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評論家王暉在發言中闡述了新時代報告文學創作應該遵循的原則和方向。他認為,報告文學創作要堅守文化自信,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髓,以人民為中心,真實記錄時代變革。這種堅守與挖掘,不僅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傳承和弘揚,更要對時代精神有深刻的把握和表達。
浙江理工大學教授、作家朱曉軍的報告文學作品關注社會議題和時代人物,《一個醫生的救贖》《讓天說話》《大國糧倉》《快遞中國》等深入挖掘普通人的生活,展現了作家的社會責任和人文關懷。他表示,自己在創作報告文學時,會進行大量的采訪和田野調查,以確保作品的真實性和客觀性。“作家一定要走出去,扎根到人民中間,這樣才能寫出好作品。”
創作出真正的高峰之作需要作家們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眼光,在平凡的生活中捕捉不平凡的故事和人物;還需要作家們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和耐心,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以滿腔的熱情和執著投入到創作中去。
正如何建明所言,報告文學的發展與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連。作家要通過深入調查和研究,創作能夠反映歷史進程、觸動人心的優秀作品;理論家要發揮引領作用,為報告文學創作提供理論指導。作家和理論家要共同攜手努力,推動報告文學的繁榮發展。
與會者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報告文學作家要更好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和責任,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和更加深刻的思考,創作出更多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報告文學精品。
本次會議由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山西省作協主辦,晉中市委宣傳部,山西省作協創研部、社聯部,晉中市文聯協辦。主辦、協辦單位相關負責人與會。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