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天下文訊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新聞資訊>天下文訊

    從八景洞到菜籽溝,尋找劉亮程和韓少功的文學原鄉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 | 劉萌萌   時間 : 2024-10-12

     

    分享到:

    20多年前,作家韓少功定居汨羅市三江鎮八景洞,每年有一半時間在這里晴耕雨讀和創作,《山南水北》《日夜書》《修改過程》……一部又一部的作品從這里流淌而出。

    10多年前,作家劉亮程偶遇天山北坡一個名叫菜籽溝的小村落,建立木壘書院,并在此完成了兩部長篇小說《捎話》和《本巴》。如今的菜籽溝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藝術家村落”。

    在記者看來,這兩位有著相同經歷,并長期耕耘在中國鄉村大地上的作家,更像是遠離喧囂的“文學隱士”。近日,韓少功跨越千里,從八景洞來到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探訪老友劉亮程,聊起了他們創作永恒的文學主題:鄉土、大地、農民。通過他們的講述,記者看到了兩位充滿傳奇色彩的詩意作家的創作歷程。

    落腳原始村莊,且耕且讀

    “星星,你也來迎接一下客人吧。”9月28日,作家劉亮程在菜籽溝村迎來他許久未見的老友——作家韓少功。“星星”是劉亮程家中大狗的名字,時常出現在他的書中。

    劉亮程帶著韓少功漫步在村莊和山坡,邊走邊談,不時停下來看看白楊樹,或揪一個剛剛成熟的海棠果放在嘴里嘗嘗。

    111_conew1.jpg

    作家韓少功(左)與劉亮程(中)在木壘書院。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劉萌萌攝

    兩人都享受于這種進入中國鄉村“神經末梢”的機會,在這里觀察中國農耕文明最基本的情況,與當地父老鄉親打成一片,從中獲取豐沛的文學養分。

    韓少功覺得菜籽溝和他居住的八景洞有很多相似,“都是小村莊,我們住的都是利用廢棄的或即將廢棄的村屋改造的院子。”

    50多年前,剛剛初中畢業的韓少功來到湖南省汨羅市插隊,當過農民、生產隊長、文化館干事,一待就是10年。2000年,他再次“下鄉”汨羅,蓋了一座名叫“梓園”小院子,每年春夏,他就在這座草木圍繞的鄉間小屋內住半年,陸續寫下《山南水北》《日夜書》《修改過程》《人生忽然》……

    為什么選擇八景洞作為創作地?“南方的鄉村就好比在山洞中,人口稀少,里面定居的那群人身上有很多積淀下的東西,和他們相處,比我在文人圈、知識圈里得到的信息多得多。在城市里,你讀過的那幾本書我也讀過,你所說的那幾條微博我也知道,因此這種交流效率低,信息差異較小。”韓少功解釋,在這里,他可以理解文學圈外更多的人,農民、商人、基層干部、小學教師等,他們的思維方式、興奮點和城里人可能有很大距離,這種距離就是他認識社會的好機會。對于作家來說,這是一種特別好的充電方式。

    和韓少功不同,從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小村莊中走出來的劉亮程年輕時急于想到城市去,“因為我知道城市聚集了一群優秀的人。我在鄉下,更多的是跟那些朋友喝酒、打牌、玩耍,那些有學問的人在鄉下是碰不到的。當然鄉村蘊含的那種學問是我到老年以后才知道的。”劉亮程說,后來他終于走出村莊,又用了近10年回望自己出生的村莊,提筆寫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50歲那年,我對寫作也沒有多少欲望,就想找一個地方安心養老,后來就鬼使神差地轉到菜籽溝,然后就住了下來,這一待就很多年,寫下了《捎話》《本巴》和《大地上的家鄉》。”

    劉亮程認為,一個作家的寫作,大多是從家鄉出發,攜帶著對家鄉的所有情感,在對家鄉的書寫中,一步一步抵達故鄉。“家鄉是你地理意義上出生的地方,通過一條路你就可以找到;而故鄉是一個心靈深處的所在。家鄉需要我們離開,到了遠方,獲得了認識她的能力,再把她重新撿拾起來,然后她才成為故鄉。”

    深入鄉村里,復得返自然

    木壘書院里,隨處可見各類樹木,凡是能在新疆存活的果樹,都能在這間院落里找到,這是劉亮程對山野生活的熟稔熱愛。

    從《一個人的村莊》到去年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本巴》,劉亮程一直書寫大地上人與萬物共居的家園,這個家園里的每個生命,都有尊嚴且靈光閃閃地活著。

    “我們書院什么動物都有,狗貓雞鴨鵝兔子。和他們相處就一個原則,不能進我們家,因為我們也不進兔子窩、狗洞。白天我們可以在院子里一起散步、共同生活,到了晚上就各回各的家、各吃各的食。讓動物保有動物性,就像讓人保有人性一樣。”劉亮程說,動物跟村莊的交流比他更頻繁,“我家有一條叫‘太陽’的土狗,有一次我開車到十幾公里遠的村那頭,發現他在那里游村,或者說是走親戚,我就想,你不好好看護我的院子,跑這么遠,果然他看到我的時候還感覺不好意思。”

    兩人閑聊的過程中,“自然”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語。

    韓少功指著書院里的葡萄藤說:“原來我家里也種了幾株葡萄,有一天我發現一條葡萄枝蔓長錯方向了,就小心翼翼地用竹竿把它撥了一個方向,希望它爬藤的時候不跑偏,結果它生氣了,第二天突然把自己的葉子落得光光的,一片都沒有了,它是在跟我耍性子。你和水泥鋼筋是不會產生這種反應的。鄉村世界擁有豐富的動植物,生物的多樣性也給我提供了生活的多樣性。”

    韓少功說農村是人類的夢想和故鄉,和文學藝術關聯度很大,“《我的阿勒泰》能成為爆款,為什么?其實,觀眾和電視劇里那些人的生活是沒關系的,但是他們被人類的某一個共同的夢,一種割舍不下的東西觸動了。包括我寫的《山南水北》也是一本賣得很好的暢銷書,讀它的大多是城里人,他們憑什么要讀?為什么要讀?也可能是心里有一個秘密被觸動了。在這方面我們的文學藝術可以有所作為的。”

    對于兩位作家來說,流汗勞動的鄉村經驗給他們的創作帶來了豐富的礦藏,韓少功在作品《山南水北》中寫道:“我哪怕走遍全世界所有的天涯海角,也只會一次次在夢中回到一個老地方。一排沒有人影的小土房,一片如真似幻的靜謐與清潔,而且莫名其妙地為之感動,一顆眼淚不知不覺滾落枕邊。我猜想,那就是你們給我指定的天堂。”

    這也得到了劉亮程的共識,“我是一個不愿意交流的人,生活瑣事多半都是我夫人去處理,原來她在烏魯木齊居住時,跟對門的人都不交流。到這村莊來,她認識了一群六七十歲的婦女,經常一起拍抖音買衣服,在一起能把每家每戶的故事聊個底朝天,回來以后就講給我聽。我的新長篇叫《長命》,寫的就是從她那里聽到的關于這個村莊人家的二手故事。”劉亮程說,鄉村帶給他的最大收獲,是讓他找到了寫《一個人的村莊》時的那種感覺,“我在城市生活了20年,又回到鄉村,可以說,在菜籽溝村,我完成了比較重要的兩部長篇小說,《捎話》就是在這個書院開始的,一天天干著活抽空寫的,而《本巴》寫起來就更快了,鄉村讓我成了小說家。”

    但韓少功并不鼓勵年輕人刻意留在鄉村,“有很多青年人說,韓老師你這里挺好,我們也想來。我說別別別,你們青年人現在要看世界、闖世界,能走多遠走多遠,你要離開家鄉,遠距離對家鄉可能會讓你有一個更準確、更另類的一種判斷和認識,你像劉亮程也是離開鄉村又返回鄉村。當你們老了,再去找一個最認可的生活方式。”

    在鄉村,文化才是有根的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韓少功率先在他一篇綱領性的論文《文學的“根”》中聲明:“文學有根,文學之根應深植于民族傳統的文化土壤中。”在中國文壇掀起了一股“文化尋根”的熱潮,一批作家開始致力于對傳統意識、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

    “我們經歷了長久的農耕文明,習慣于長期定居,故鄉會給人的童年時代、青少年時代留下很深的烙印,故鄉在文學藝術的表現里面是一個被用得很多的題材,是作家們一個心理性、文化性的存在。”韓少功說,故鄉,是中國的核心文化元素之一,是人們思想情感的源泉,是值得大力書寫、永遠追憶、一輩子守望的文化家園。于是,他的作品《馬橋詞典》是作家對農村社會、農民文化遺存的觀察,在《日夜書》里,則描寫了知青一代人的命運和思想歷程。

    在中華文明史中,村落構成了農耕社會的基礎,八景洞、菜籽溝以及它們的“同類”,攜手承載著鄉愁記憶和祖先留下的智慧。

    劉亮程至今記得來到菜籽溝第一年時所看到的場景,“當時是5月,村民都上山采藥去了,說要過藥王節。我以前在別處從來沒聽到,光知道有藥王節,但沒想到在這個村莊,藥王節是‘活’的。這些村民還活在傳統中,這種傳統是以前在書本上學到的最古老的鄉村文化傳統。我常說,儒家文化在鄉村是活的,它被上層治國,被知識分子研究,被君子踐行,但是真正按儒家文化過日子的是農民老百姓,這就是活態,文化才是有根的,才是源遠流長的。”劉亮程說,在菜籽溝村,人們遵循古老的節氣而耕作,總讓他想起漫長農耕文明里最地老天荒的那部分。于是,他的筆下,有鄉村有山水田園的自然風光,有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有儒家式的生活規范,他告訴讀者,即使沒有過農村生活的經驗,也不妨礙中國人在鄉村孕育的文化土壤中活著——自幼背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吃著農村土地生長起來的糧食,遵循農歷度過節日……

    “楚人肚量大,湖南好漢多”“文學根何在,龍舟下汨羅”,韓少功文學館的大門旁,摘抄了兩句莫言為他寫的詩。自開館以來,這里接待了5萬多人次參觀者,坐實了“汨羅文學新地標”的美譽。

    在菜籽溝,同樣能看到一座劉亮程文學館。9月29日,劉亮程文學館數字展廳上線,以其獨特的創新性和互動性,拉近了作家與讀者之間的距離,成為展示文學的重要平臺。“我們剛剛還舉辦了第四屆菜籽溝鄉村文學藝術獎,它被學者評為是中國‘最低’文學藝術獎,因為它是在一個村里舉辦的,低到了塵土里,但是它關注著整個中國鄉村大地上的鄉村文化。”劉亮程說。

    菜籽溝,八景洞,這些作家生活過的地方,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版圖里的動人風景與著名地標。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媚薬痉挛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狠狠躁免费观看| yy11111光电影院手机版| **aaaaa毛片免费同男同女| 色屁屁www影院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欧美乱大交xxxxx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颤声娇是什么意思| 日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国产xvideos国产在线|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m|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蜜桃 | 成人羞羞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天天射天天干天天舔| 伊人久久五月天|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 无翼乌全彩本子lovelive摄影| 国产精品免费看香蕉| 亚洲av日韩av无码av| j8又粗又硬又大又爽视频| 蹂躏国际女刑警之屈服|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视频三| 天天综合网色中文字幕| 亚洲美女色在线欧洲美女|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蜜桃av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收集最新中文国产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怡红院永久免费|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宅噜噜| 波多野结衣丝袜诱惑|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么公的好大好深视频好爽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