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湖南 時間 : 2024-04-30
分享到:
4月27日,湖南省檢察院、湖南省作家協會、北京大學出版社、湖南青年作家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念念不忘》作品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檢察干警、文學評論家、出版人、婦女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律師共計40余人參加了會議。與會專家圍繞作品選題的社會意義、語言特點、人物形象塑造、故事結構、所呈現的藝術特點及其在法治文學方面的突破與建構、檢察故事講述方式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2018年10月1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針對兒童和學生法治教育、預防性侵害教育缺位等問題向國家教育部發出了歷史上首份檢察建議。作者修籬種菊(筆名)以此建議為題,結合20余年的檢察辦案實踐創作長篇小說。小說從檢察官視角講述受害人被性侵害的懸疑故事;又從社會學視角觀察受害方與加害方兩個家族中不同人物命運所折射的原生家庭的愛與療愈、罪與罰,以及女性勵志成才等內容,以文學的方式進行普法宣傳教育。本書將人民群眾的期待和檢察機關對公平正義的守望,通過人物故事、具體案件生動呈現,讓人們看到了新時代檢察官群體的法治信仰、為民情懷。
省作家協會主席、湖南師大文學院教授湯素蘭認為,該書作者以扎實的現實素材和深度的人性刻畫,展現了新時代檢察官的責任擔當,回應了時代的關切,是法治文學的重要收獲,也是湖南文學的重要收獲。《念念不忘》作品研討會是省作協與湖南師大合作共建框架協議簽訂和授牌成立湖南青年作家研究中心之后的第一場研討會,既是一次省作協、高等院校與檢察行業共同講述中國故事的有益嘗試,也是省作協重視文學人才的發掘和培養,為作家成長和創作搭建平臺的積極行動。
北京大學出版社第五圖書事業部主任、策劃編輯楊玉潔介紹圖書出版情況,她表示,該書作者用生動的筆觸向讀者展現了檢察人員的辦案故事,展現了檢察人對法律信仰的堅守,以此書為契機,希望有更多人可以關注到、參與到法治文學的創作中,推動全社會的法治建設。
修籬種菊(筆名)以《何以念念不忘》為題從三方面介紹了自己的創作體會,她表示將肩負起傳承湖湘文脈、弘揚法治精神、傳播檢察文化的責任,堅持為人民司法,堅持為人民創作,傳播好新時代中國法治聲音,展示好中國式檢察文明形象。
專家研討:
一部回應人民群眾現實關切的法治文學作品
回應現實關切,題材獨特新穎,體現了新時代文學的責任擔當。小說敘事通過將秦小楠放置到種種矛盾沖突之中,成功塑造以秦小楠為代表的年輕檢察官形象。小說在敘事情節、人物語言、典型細節、情節設置、心理敘事等方面展現了較高的文學水準。
——湖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羅宗宇
《念念不忘》提供了有關檢察工作的具體細節,讀這些故事,可以感受到可敬的職業操守、職業理想,看到了他們作為生動鮮活個體真實親切的形象。這部作品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提醒我們現在怎樣做父母,怎樣做家長,怎樣做孩子的監護人。
——省作協組聯部主任婁成
這部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寫作的可能,也發現了一些可以通過改稿可以迅速突破的創作問題。研討這部作品,讓作家們看到了各行業題材故事開掘的巨大潛力。作家走進行業系統采訪創作,行業發掘培養推介系統內的寫作者,對共同寫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省作協創研室主任賀秋菊
一部題材新穎、敘事手法獨特的現實主義小說
《念念不忘》不回避“性侵”這一社會關切的老問題所帶來創新之難,不回避本為報告文學、影視劇本的優勢題材而轉為小說文體所帶來的創作之苦,巧妙地將“救救孩子”這一世紀性的吶喊,演繹成“救救父母”。作品不僅僅擺出問題,而且水銀瀉、鹽入水中般地提出了“救救父母”的方案,顯示出了新社會問題小說的歷史責任。“救救孩子”的話題“入乎其中”,又“出乎其外”,一部本是社會問題小說也就有了審視人性病變、文化轉型的時代深度和藝術高度。
——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劉長華
《念念不忘》是一部獨特的意義非凡的女性長篇小說。小說塑造了秦小楠、許紅梅等有血有肉躍然紙上的女性人物。她們努力發光,照亮自己的同時也照亮他人。
——《湖南文學》副主編趙燕飛
一部人物性格鮮明、充滿人性光輝的職場小說讀本
《念念不忘》在“寫什么”方向上進行了一次突破性的開掘,它讓我們看到長篇小說創作在主題選擇上的另一種面貌,它相對于我以往閱讀過的一部作品來說,有其獨特性的地方。作者選擇把鏡頭對準未成年人性侵這一領域是十分難得的。身為女性,作者對待筆下的女性角色也是用心用愛去描繪的,在女性與女性之間的愛和體諒中,展現了人性的光輝。事實證明,作者對社會現象有著極為敏銳的嗅覺,無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創作,都保持著高度自覺與良知。她深切地知道自己作為檢察官的責任所在,也十分明白文學的標準在哪里。相信《念念不忘》會成為對社會有警醒意義的重要作品,被更多讀者看到、聽到。
——湖南師大文學院教授、湖南青年作家研究中心主任鄭朋
《念念不忘》作為“有關法律的文學”和“通過文學的法律”,放在法律與文學的書寫框架下討論,可以發現,作品在題材、人物塑造和藝術手法上都具有獨特價值,尤其是破除了一般律政題材作品女性形象的刻板化塑造,塑造了一個對精明能干、對職業充滿敬業精神、對底層青少年心懷大愛、對人間疾苦充滿同情的職場精英。
——湖南師大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學研究》編輯謝淼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