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沈西 時間 : 2023-12-13
分享到:
濃墨點冬日,書香暖人心。天氣寒冷,尋一隅溫暖之地,捧一杯熱茶,翻開一本好書,便能覓一份寧靜與愜意。本期,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精選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科技經管、少兒教育、音像電子網絡及融合出版物六大類共29種好書,提供多樣閱讀選擇。
感念赤子心,傳頌家國情
圖書是記錄、是見證,是寫作者尋求共鳴的載體。書中有形形色色的個人故事,也有修齊治平、興亡有責的家國情懷。本期好書中,《功勛: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演繹9位功勛人物的故事,挖掘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身上所體現的家國情懷,彰顯新時代偶像精神。為毛主席詩詞譜曲已成為我國當代聲樂作品創作中一個相當重要的主題,《最美東方紅——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詩詞合唱作品精粹》是目前市面上收錄毛澤東詩詞最全的合唱作品集。音樂的形式,對于學習感悟毛澤東同志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風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紅色足跡》一書則帶領讀者走進上海、井岡山等紅色革命圣地,了解革命先輩的崇高理想。
小切口反映大主題。作為“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的自傳,《天地九重》中不僅有楊利偉的太空經歷,還有他的成長歷程,勵志且令人鼓舞,充滿榜樣力量。該書也折射出中國航天事業篳路藍縷、不斷奮進的歷程。長篇報告文學《在路上》則以大時代背景下服務區人的創業傳奇為切口。一部桐鄉服務區人艱辛創業的傳奇,見證中國經濟動脈發展巨變。
享傳統之趣,品文化之美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寶庫,閱讀是開啟寶庫的鑰匙。讀史明智,鑒往知來。本期好書中,既有記述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政權共170年歷史的《南史》點校本全新修訂升級版,也有講透兩晉十六國紛亂歷史、剖析人情世故與底層邏輯的《兩晉悲歌》。而《中國歷代金銀器鑒賞大辭典》從器物鑒賞的角度探究背后文化,著眼于中華文明史,放眼于絲綢之路國際文化交流史。《品宋錄》中,作者寫史婉轉辭意,筆墨雅致,方便讀者從中品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古典植物園2:傳統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將傳統文化與博物相融合,續寫傳統文化中的草木之美。《少年中國史:我們的故事》從小細節比如地理、氣候等來書寫中國大歷史。全書以時間為脈絡,用講故事的方式,全方位再現歷朝歷代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圖景,注重科技與文化對歷史進程的影響。《柿柿如意》則將分享、共情、感恩等傳統美德融于巧妙而精細的工筆畫中。
感受多樣的文化之美,能夠為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意趣。《品讀中國:風物與人文》是一部生動呈現中華民族在錦繡大地上創造輝煌文明的普及性讀物,展示人文遺產所承載的民族精神。《考吃》從中國民間供奉的“廚神”談起,接著談水、火、油、鹽等基本飲食要素,再談風味主食及各地美食,最后以“滿漢全席”收尾,帶讀者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的前世今生。《關于羅丹—— 熊秉明日記擇抄》以日記形式探究現代雕塑語言之書,《哲學之旅:一種互動性探究》激勵讀者沉思、探索并主動參與到哲學學習過程中。《讀書改變命運——普通人如何逆襲人生》講述了作者和眾多優秀人士如何通過讀書改變命運的感人經歷。
品讀榜樣人物故事,亦能感受文化之美。本期好書中,既有楊絳先生生前親自審閱過的個人傳記《優雅百年:楊絳全傳》,也有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獲得者的遺著《麥場上的遺穗——柳鳴九先生遺著集》。前者客觀又溫情地敘寫了楊絳先生多姿的百年人生,以及時代百年變遷。后者是柳鳴九晚年作品集,為文學史學術補遺,彰顯其思想及獨特人格魅力。此外,《人民藝術家·王蒙創作70年全稿》展示王蒙寫作70年的輝煌成就和他對中國文學、文化事業的巨大貢獻。《悲喜同源:陳其鋼自述》是著名旅法作曲家陳其鋼首部個人自傳。《蔡志忠·隨喜》《齊白石老人的花園》帶讀者品味漫畫、國畫之美。
換一種視角,拓寬眼界啟迪思考。本期好書中,有積極關注現實、與時代同頻共振的文學小說《換屆》,也有探秘喜馬拉雅山脈中生靈的《寂靜的石頭:喜馬拉雅科考隨筆》、展現刻寫在樹木年輪中的文明征程的《年輪里的世界史》。此外,《書中自有經濟學:梁小民趣講50本經濟學書》用經濟學思維打開名著,《中國兒童海洋百科全書》則為少年兒童全方位展現海洋知識,打造給中國孩子的紙上“海洋博物館”。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