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光明日報 | 韓業庭 時間 : 2022-08-19
分享到:
8月1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在京舉辦“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時代宣傳文化工作的舉措與成效。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孫業禮,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長盧映川,廣電總局副局長孟冬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公共文化服務從“有”向“好”
過去十年,我國持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廣播電視村村通戶戶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更加健全。
孫業禮介紹,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共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2542個、公共圖書館3215個、文化館3316個、博物館6183個、鄉鎮(街道)文化站4萬多個、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57萬個、農家書屋58萬家,到目前為止,實現了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綜合文化站和大部分博物館免費開放。
盧映川說,過去十年,在初步實現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基礎上,國家的政策主要著眼于提高文化服務的質量上,注重促進公共文化服務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法律制度建設方面,過去十年,國家出臺了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公共圖書館法等一批法規和標準。群眾文化活動方面,全國現有群眾文化團隊的數量超過45萬個,比2012年增加了50%,各級文化部門還持續組織開展像歌詠比賽、廣場舞展演、鄉村“村晚”之類的群眾文化活動,打造出專屬于群眾的文藝舞臺。公共文化數字化方面,過去十年間,國家累計建設并提供給廣大讀者的數字資源總量達3844TB,既有電子書,也有視頻資料,相當于增加了10個省級圖書館數字資源的總量。
孟冬介紹,十年來,在公共服務方面,廣播電視實現了從村村通到戶戶通,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廣播和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分別達99.48%和99.66%。同時,廣播電視提供的服務也逐漸從單一向綜合轉變。比如,疫情期間,遍布鄉村的應急廣播,通過方言土語將防疫知識送到了田間地頭,廣播電視的“空中課堂”實現了“停課不停學”。此外,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服務“三農”、直播帶貨,推動了產品變產業、流量變銷量。
文藝精品不斷涌現
過去十年,藝術創作繁榮活躍,文藝事業生機勃勃,涌現出一大批精品力作。
盧映川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黨和國家重大歷史節點,文化部門先后推出一系列重大文藝演出活動,如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詩《偉大征程》、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文藝晚會《勝利與和平》、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文藝晚會《我們的四十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奮斗吧 中華兒女》等,這些重大文藝演出既是新時代新征程的歷史見證,也創造了藝術豐碑。
盧映川說,舞臺藝術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作品,比如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話劇《柳青》、民族歌劇《馬向陽下鄉記》等,用藝術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等,對中國美術、中國文化進行詩意展現,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美術方面涌現出中國畫《助夢》、油畫《天梯》、雕塑《旗幟》等優秀之作,也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好評。
孟冬指出,影視方面,十年來也涌現出了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作品,比如聚焦脫貧攻堅偉大事業的《山海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覺醒年代》《功勛》等都圈粉無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這十年來,國家著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堅持貫穿結合融入、落細落小落實,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
孫業禮介紹,黨中央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舉辦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慶典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全國人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同時,出臺實施《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關于新時代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等,推動制定修訂國歌法、國旗法、國徽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有力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撐。
孫業禮透露,過去十年,國家先后授予136個集體或個人“時代楷模”稱號、299人全國道德模范稱號,表彰300個“最美奮斗者”,發布736個“最美人物”,評選11585個“中國好人”,大力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同時,有關部門還組織“永遠跟黨走”“強國復興有我”等群眾性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核心價值觀百場講壇”,播出系列主題公益廣告、微電影、微視頻,力求達到“潤物無聲”“日用而不覺”的效果。
孫業禮說,過去十年,通過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國家先后評選表彰全國文明城市(區)256個、文明村鎮4625個、文明單位7444個、文明家庭799戶、文明校園1135所。此外,國家通過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開展扶貧幫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學等公益活動,推動了學雷鋒志愿服務制度化;通過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推進移風易俗,倡導“光盤行動”“文明餐桌”等,全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網絡生態整體向好
這些年來,中央網信辦圍繞網民高度關注、群眾反映強烈的網上突出問題,持續深入開展“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注重綜合治理,壓實網站平臺的主體責任。
盛榮華介紹,在“清朗”系列專項行動中,國家網信部門重點打擊“色、丑、怪、假、俗、奢、賭”等違法違規信息內容,僅2022年以來就清理違規短視頻235萬余條,處置處罰違規主播、短視頻賬號22萬余個,打賞失度、規范失范、功能失范、惡意營銷等突出問題得到了有效治理。同時,強化網絡用戶的賬號管理,規范自媒體信息內容發布,指導各網站平臺不斷優化改進算法模型,推動解決信息繭房、算法歧視、大數據殺熟等突出問題,有力地維護了網民的合法權益,也推動了網絡生態整體向好。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