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訪談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文學閱讀>訪談

    書寫戰“疫”中的青春之歌——訪作家曾散

    來源:文藝報 康春華   時間 : 2020-04-20

     

    分享到:

      記 者:你是前往武漢的報告文學作家采訪團里最年輕的成員。為何決定奔赴武漢前線?當時情況是怎么樣的?

      曾 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密切關注形勢的發展,看到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心里慌亂而沉重,根本不能靜下心來繼續原本的創作。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一名青年報告文學寫作者,覺得自己有責任和使命用手中的筆記錄正在發生的歷史事件。

      我在新聞中看到“95后”青年女醫生甘如意的事跡之后,深受觸動。她一個人騎單車四天三夜,逆行300多公里從老家返回武漢抗疫一線。路上的曲折與艱辛時刻考驗著年輕且瘦小的她,是身為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支撐著她最終抵達武漢的。近年來,我創作的視角主要聚焦當代青年群體,之前采訪大學生西部志愿者的時候,我和甘如意母校的老師聯系較多,于是便通過她的老師與她取得聯系。去武漢之前,我就已經在電話和微信上開始了采訪,創作的報告文學《甘心》發表在《光明日報》上。

      當真正接到中國作協赴武漢一線采訪的通知時,我心里是有些誠惶誠恐的,不僅是怕自己因水平有限而完成不了任務,而且2月份的武漢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聽從指揮,隨喊隨到”。

      記 者:你在武漢一共待了多少天?這段時間里你的生活和采訪是如何進行的?

      曾 散:經過有關部門的協調,2月26日中午,我乘坐高鐵從長沙抵達武漢。那天的天氣陰陰沉沉、寒意逼人,目之所至冷冷清清。在武漢與幾位老師會合后,我們的采訪在中央指導組宣傳組的統一安排下進行。通過分工,我繼續聚焦以“90后”為代表的青年抗疫群體。

      截至4月初返回長沙隔離觀察,我在武漢采訪的時間近40天。受當時抗擊疫情的氛圍影響,感覺每個人都在奔跑,都在搶時間。所以我的采訪節奏也比較快,幾乎每天上午、下午甚至晚上都在外面跑。比如有次采訪1992年出生的青年志愿者鄭能量,我邊采訪邊和他一起做志愿者,先是去硚口區榮華街建國社區給有需要的人送盒飯,后來又為武漢市中心醫院搬運物資,去湖北省中醫院送出院患者回家。那天到了后半夜就一直下雨,等我回到駐地時已是凌晨兩點多鐘,等再做好消殺工作,三點多才睡下。

      記 者:在前線,你深度走訪了哪些地區、采訪了哪些人群?他們給你的突出感受是什么?你有哪些相關的采訪計劃?

      曾 散:在此次采訪過程中,我被許多平凡普通人的善良大愛所感動。因為我關注的是整個青年群體,所以我采訪的面比較廣,去的地方也比較多。比如醫護人員,我采訪了來自北京、湖南、遼寧、四川、貴州、浙江、河北等地的援鄂醫療隊,也采訪了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等新建醫院中的醫護人員,還有同濟醫院、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第四醫院等本地醫院的醫護人員。

      我也采訪了許多志愿者,既有接送醫護人員的愛心車隊,也有幫助運送物資的愛心團隊,他們大部分是自己貼錢在做好事。還有雷神山、火神山兩座醫院的建設者,有的人在醫院建成后選擇留守下來,維護醫院的設備運轉。他們都是普通平凡的勞動者,但從他們身上折射出的那種樸實善良的光讓我感到溫暖。

      在水果湖街北環路社區的那次采訪讓我記憶猶新。1991年出生的張忻欣是社區的負責人之一,她帶領幾個人管理著一個近兩萬人的大社區。工作中,她數次目睹生離死別,還要處理許多復雜的突發事件。作為一個20多歲的女孩,她突然就被這次疫情裹挾著推到了最前線,挑起了最重的擔子。我采訪她的時候,她回想起“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時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的那些時刻,眼淚不禁洶涌而出,浸濕了口罩,也令我萬分感慨。換作是我,身為比她還大幾歲的男子漢,我都不知道能否擔得起這副沉重的擔子。

      跟消防隊員去隔離點做全面消殺的那次經歷,讓我深切體會到兩層口罩、兩層手套、防護服、護目鏡、腳套等全副武裝帶給身體上的難受。為了給樓道做徹底消殺,我從一樓爬到五樓已經上氣不接下氣了,不僅胸悶氣短,而且嗓子里根本發不出聲音。盡管那天氣溫較低,但我依然大汗淋漓,護目鏡也是模糊一片,幾次都差點摔倒。結束任務后,那整個下午我依然處于一種缺氧的狀態,頭暈暈乎乎的。我真正感受到抗疫一線人員的艱難,他們在每天的工作中,身體都遭受著如此巨大的考驗。

      我的采訪基本覆蓋了抗擊疫情的各個行業。比如基層警察,我在硚口區公安分局采訪時得知,疫情發生初期,分局就成立了一支以“90后”民警為主的青年突擊隊,日夜奮戰在抗疫一線,協同社區轉運病人,維護治安秩序,處理各種突發事件,為轄區內百姓解決各種困難。雖然他們的家就在武漢,但為了防疫工作,他們幾個月都沒有回家。

      記 者:“90后”是你主要的采訪對象,他們在抗疫過程中有著怎樣的表現?你認為如何通過報告文學來表現其事跡、體現其精神?

      曾 散:在整個抗疫群體中,醫護人員和志愿者是主力隊伍,其中“90后”甚至“00后”又占比最高。以4.2萬名援鄂醫療隊員為例,“90后”超過三分之一,是武漢保衛戰的生力軍。我在采訪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青年一代在茁壯成長。他們承擔責任,履行義務,在國家面臨危難之際勇敢地站出來,沖在前線,為抗擊疫情作出巨大貢獻。看到他們朝氣蓬勃的身影,仿佛就看到了我們國家的希望和未來。

      在不同的采訪對象身上,我都能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蓬勃力量。比如志愿者鄭能量,他身上那種青年的奉獻擔當與責任感就非常奪目耀眼。汶川女孩佘沙、鄧小麗、張琴則是懷著感恩與報答的心馳援武漢,奮戰在一線。單騎逆行的甘如意,體現的是一種敢于吃苦、愛崗敬業的精神,更表現出危難時刻“巾幗英雄”的氣概。李佳辰的母親曾在一線抗擊過非典,接過母親的接力棒、也成為白衣天使的她如今在武漢抗擊新冠病毒,從她們身上我看到了兩代人的傳承。還有方艙醫院那眾多的“90后”女醫護人員,她們悉心照顧病人,給患者帶去溫暖與溫馨。她們樂觀開朗的性格和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氣息,使得患者身心愉悅、放下心理負擔,成為治愈輕癥患者的一劑良藥。這恰恰從各個側面展現出這一代年輕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從更深層次而言,他們身上也體現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內核。

      記 者:目前,你已發表了哪些作品?你認為,面對災難與不幸,報告文學有什么重要意義?青年報告文學作家的責任又在何處?

      曾 散:一個多月以來,我緊鑼密鼓地采訪,其間創作了《愛的溫暖與力量》《從汶川到武漢》《甘心》《迎風吐蕊 朵朵花開》《生命的節點》《湘水北去》等一系列報告文學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報》等報刊上。文學的最終價值是溫暖人心。報告文學寫作在此次抗擊疫情過程中起到了文學的“輕騎兵”作用,作家們深入現場、見證歷史,記錄抗疫前線的偉岸風景,以及每個個體背后的動人故事,讓他們身上映射出的希望之光照耀更多人的內心。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身為一名青年報告文學寫作者,我更應肩負起責任與擔當,做時代的書寫者和記錄員。根據此次采訪收集的素材,我正在創作一部反映青年抗疫題材的長篇報告文學,書寫戰“疫”中的青春之歌,力求全景式反映新時代青年在國家危難時刻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的精神風貌,作品暫定名為《青春脊梁》。因為這些青年就是我們國家的未來,也將是我們國家的脊梁。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女欢女爱第一季|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免费| 图片区网友自拍另类图区| 国产女人好紧好爽| 伊人婷婷综合缴情亚洲五月 | 女生张开腿给男生捅| 公交车忘穿内裤被挺进小说白|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五月综合色婷婷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波多野结衣一道本| 成年人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女人18一级毛片视频| 久青草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香蕉视频在线免费看|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两根一进一出啊灌满了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亚洲精品高清不卡| 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自产拍高潮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色狠狠狠狠狠香蕉|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午夜小视频在线|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精东影业av网站 | 亚洲AV激情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17女生主动让男生桶自己比| 特级毛片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