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日報記者 易禹琳 通訊員 祝平良 時間 : 2019-08-21
分享到:
——湖南文藝精品創作新收獲
8月19日,從北京傳來喜訊,在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表彰座談會上,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獲組織工作獎,我省圖書《鄉村國是》、電影《十八洞村》、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那座城這家人》共4部作品獲獎,獲獎數量位居全國前列。這既是我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碩果累累的集中展示,也是湖南文化強省建設蓬勃發展的具體指標。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文藝工作,多次提要求、出題目、解難題。全省宣傳文化戰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激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推出了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精品,湖南文藝創作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
文藝創作百花齊放
這次獲獎的長篇報告文學《鄉村國是》,去年8月還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近兩年來,我省實施湖湘歷史文化名人長篇小說創作工程、“夢圓2020”文學創作工程,文學創作無論數量、質量都有顯著提升,長篇小說《幸福街》、兒童文學《蒲公英嫁女兒》《一千朵跳躍的花蕾》、報告文學《逐夢——湘西扶貧紀事》等一批文學作品在國內產生重大影響。
影視劇創作精品迭出。去年以來,我省加大對電影電視的創作生產力度,相繼推出了電影《十八洞村》《正正的世界》《香港大營救》和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那座城這家人》《秋收起義》等一批影視劇精品。電影《十八洞村》先后獲得中國電影華表獎三項大獎、金雞百花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產生良好的社會反響。目前,電影《半床棉被》、電視劇《偉大的轉折》《最好的時代》等一大批影視劇正在組織創作中,《偉大的轉折》《最好的時代》《隱秘而偉大》《奔騰年代》等入選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
舞臺劇創作生產熱情高漲。今年4月26日,我省劇作家曹憲成創作的花鼓戲《桃花煙雨》獲第23屆曹禺劇本獎。該獎每3年評選一次,是我國戲劇文學的最高獎。去年10月舉辦的第六屆湖南藝術節上,共展演專業舞臺劇目48場,在人民群眾中產生廣泛影響。近兩年來,全省創作出民族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京劇《梅花簪》、音樂劇《袁隆平》、陽戲《侗山紅》、舞劇《馬桑樹下》、昆曲《烏石記》等近40臺大戲,這些作品或聚焦重大革命歷史題材,或關注當代現實題材,或注重發掘傳統湖湘文化,均具有較高的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其中,花鼓戲《桃花煙雨》、音樂劇《袁隆平》入選2018年度全國舞臺藝術重點創作劇目。
各文藝門類創作日益繁榮。在第六屆湖南藝術節美術書法攝影精品展上,全省共有450件美術、書法、攝影作品入展,張雯、劉小平等20位作者獲齊白石藝術獎。
2018年1月,第六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我省獲獎入展人數位列全國第一。
2018年6月,湖南創排的雜技《絲路芳華——五人柔術》《荷韻——單手倒立》參加烏克蘭第三屆“金栗子”國際青少年馬戲藝術節,問鼎全場總冠軍,獲得“金栗子”獎。
2018年9月,湖南創作的廣播劇《壺瓶山深處的燈光》《軍歌嘹亮》分獲中國廣播劇專家評析獎一等獎、二等獎。
今年8月12日,第五屆全國木偶皮影優秀劇(節)目展演在江蘇落下帷幕,我省原創皮影戲《人魚姑娘》囊括了最佳劇目獎、編劇獎、導演獎、偶型設計制作獎等所有獎項。
近日,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正在評選中,我省美術創作來勢喜人,已評出的版畫、油畫等類別作品的入選數量均創歷史佳績……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支持下,廣大文藝工作者通過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努力推動湖南文藝精品創作生產從高原向高峰邁進。
文藝創作,規劃先行
2018年5月24日,湖南省2018-2020年文藝精品生產重點規劃項目論證會在長沙召開,來自中國文聯、中國作協、人民日報等單位的10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為湖南文藝精品創作“把脈”。
近兩年來,我省高度重視文藝創作的題材規劃,圍繞“中國夢”等重大主題、慶祝建黨建國等重要時間節點進行規劃,定期組織召開文藝創作生產題材規劃會,制定《湖南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選題規劃(2018-2020年)》《湖南省舞臺藝術創作生產規劃》《湖南省脫貧攻堅主題文藝創作三年行動計劃》等文藝重點題材中長期規劃,建立健全了湖南文藝創作生產題材庫。
圍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我省積極組織創作優秀現實題材作品。如聚焦精準扶貧,推出報告文學《鄉村國是》《逐夢——湘西扶貧紀事》、電影《十八洞村》、戲劇《桃花煙雨》等。如聚焦“一帶一路”建設,推出紀錄片《我的青春在絲路》、廣播劇《銅官謠》等。同時,注重展示湖湘兒女風采,生動講述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跡,推出電影《正正的世界》、音樂劇《袁隆平》等現實題材作品。
圍繞湖湘歷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創作的優勢,重點打造電影《烽火汝城》、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秋收起義》、動畫片《翻開這一頁》,歌劇《英·雄》、陽戲《侗山紅》,廣播劇《半床棉被》等紅色經典作品。
圍繞重要時間節點進行創作規劃。特別是緊扣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規劃電視劇《那座城這家人》《偉大的轉折》、電影《香港大營救》、歌曲《奔馳在祖國大地上》等系列獻禮作品。
積極協調,服務創作
“湖南的工作令我感慨、感動、感奮。”今年7月,中國文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鐵凝率隊來湘調研。她高度評價了湖南近年來在文藝創作上取得的成績,勉勵大家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文聯中國作協成立70周年的賀信》,認真履行團結引導、聯絡協調、服務管理等職能,切實推動文藝事業繁榮發展。
近兩年來,我省文藝戰線各部門堅持正確文藝導向,不斷加強創作把關引導,及時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緊盯創作各環節和細節,積極為文藝家和文藝創作生產單位排憂解難。
為文藝家采風創作提供便利。通過在基層建立文藝創作基地和深入生活聯系點等方式,引導文藝家深入基層采風、收集創作素材。近兩年,除了集中組織2000多名文藝家開展“武陵追夢”“笑滿三湘”“作家行走湘江源”“瀟湘好歌”等采風創作活動外,還積極為文藝家個人采風創作協調服務。如協調國務院扶貧辦,為紀紅建創作《鄉村國是》提供采訪便利等。
為文藝創作生產搭臺搭橋。通過疏通渠道、搭建平臺、把關引導等方式,為文藝創作生產服務。在電影《十八洞村》創作過程中,積極協調爭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人、財、物的大力支持。在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創作生產過程中,協調具有此類題材豐富創作經驗的和光傳媒公司來拍攝該劇,協調中央黨史文獻研究院等參與聯合攝制。
推動作品修改打磨、精益求精。通過組織召開各類筆會、研討會、改稿會等,推動作品修改打磨,打造精品。如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首演以后,雖然好評不斷,但還是邀請國內外權威專家提出批評意見,并要求創作生產單位根據意見建議進行多次打磨提升。
健全機制,加強扶持
近兩年來,我省積極為文藝創作生產單位和文藝人才排憂解難,在資金、人才、宣傳推介等方面對重點文藝作品予以扶持,充分調動文藝生產單位和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激發文藝創作生產活力。
不斷加大投入保障力度。近年來,我省文化事業發展引導資金、省舞臺藝術創作資金每年用于扶持文藝精品創作生產的經費大幅增加。還采取以獎代投、以獎代補、配套獎勵等形式,資助每件作品數十萬到數百萬元經費不等,用小資助撬動大制作。據悉,《湖南省文藝創作生產重點項目引導扶持辦法》《全國性文藝評獎獲獎作品和個人再獎勵辦法》《深化影視行業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也正在制定中。
進一步完善人才培養扶持機制。注重調動廣大文藝家的積極性,通過實施芙蓉人才計劃、“五個一批”人才工程、文藝人才扶持“三百工程”等,采取培訓、交流、宣傳推介、項目資助等方式,對納入扶持計劃的文藝家及其申報的項目進行扶持。同時,注重發揮知名湘籍文藝家的作用,引導他們參與“迎老鄉、回故鄉、頌家鄉”活動,激發廣大文藝家的創作積極性。
不斷加大優秀作品的傳播力度。通過媒體宣傳報道、文藝評論推介、活動平臺展示推廣等方式,不斷擴大優秀作品的影響力。充分發揮現有傳播渠道的作用,加大新聞媒體對我省優秀文藝作品的宣傳推介力度。發揮文藝評論宣傳作品、指導創作、引導消費的作用,先后兩次召開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專題研討會。如對歌劇《英·雄》、花鼓戲《桃花煙雨》、音樂劇《袁隆平》等戲劇精品,搭建“雅韻三湘”高雅藝術普及計劃、湖南藝術節、“湘戲晉京”等活動平臺,確保精品劇目常演常新、常演不衰,推動“走出去”。
綠葉成蔭果滿枝。立足湖南文藝繁榮發展的堅實基礎,瞄準新的發展目標,全省文藝戰線躊躇滿志、激情滿懷。廣大文藝工作者將以豪邁的姿態、蓬勃的熱情、卓越的才情,深入采寫精準扶貧的時代畫卷,努力推出更多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文藝精品,為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凝心聚力,為三湘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