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唐雅蕓 時間 : 2017-10-29
分享到:
關于《紅樓》一書,我雖只草草翻過兩三遍,卻在這囫圇吞棗的過程中,得以細品林黛玉其人,竟由厭生憐,由憐生愛。且說這瀟湘妃子,雙頰常掛顆顆嬌淚的癡癡顰兒,終不忘,世外仙株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黛玉是一卷薄而不淺的書卷,唯有反復,方知其味。而《紅樓》對其一生的深刻描摹,便始開端于這第三回。而今得以只言片語抒己拙見,便從這黛玉進賈府說起,淺析其人。
一是才貌。美貌自不必說,況黛玉更勝西子三分,“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那顧盼流連的姣花照水之顏,輕盈翩躚的弱柳扶風之姿,雖是病態,我卻極認同黛玉姿色當摘這大觀園眾姐妹之冠。妙在這第三回,黛玉進賈府之初,曹公并未直接描摹黛玉風姿,而是通過賈母、鳳姐等人所見,給讀者對這位心有七竅、敏感小心之至的姑娘以充分的想象空間,從而黛玉在眾人心中的輪廓便漸漸豐滿、也不盡相同了。直到寶黛二人初見,曹公才以寶玉之眼觀其美貌。這樣安排,既使讀者有了撥云見霧、柳暗花明之感,又直觀細膩地開啟了兩位主角間前世今生的緣分,雖是細枝末節,但亦可見其精心講究之至。再談黛玉之才,黛玉答賈母時,已然有所保留,說只讀過《四書》,后來史老太君又說三春姐妹只是“睜眼的瞎子”以黛玉玲瓏的心思,恐有不謙之嫌,便在答寶玉時只說自己并未讀過書。聯系后文黛玉在海棠詩社中的不俗詩才,又看她對李、杜、王、孟以及李義山、陸放翁等人的作品也信手拈來,便可知黛玉文學素養之高,而第三回處的改口,因而更能體現黛玉的教養與風度。黛玉的特別之處,便在這二問二答中初現端倪了。
二是舉止。文中說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便在這第三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先是一下轎便將賈府陳設布置細細打量、對榮國府家眷全方位的揣度,再是十分地謹言慎行、連一頓飯、一個座位都要仔細推讓,都是其“唯恐被人恥笑了去”的自尊的突出表現。黛玉不同于寶釵,本不是拘于封建禮教之人,但卻在進賈府時極其小心謹慎、顧慮頗多。世人多評黛玉過度的自尊是其致命的弱點,而在我看來,這自尊委實是黛玉顯著的性格特點,這是一種為了掩飾她根植在心的強烈自卑的保護,亦是寄人籬下的苦楚與無奈。可是初進賈府的黛玉,有過寄人籬下的低聲下氣嗎?沒有。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的林黛玉。即使她心中再如何地敏感多情、顧慮頗多,舉止言談間,卻絲毫不顯怯懦,她靈秀如水,又執著如火。曹公的高明之處便是在于伏筆的布置,從黛玉進賈府的種種言談舉止,便可知黛玉其人,雖很是瘦小,卻并不嬌弱,反倒很有力量。她毫無忸怩之態,自尊和倔強是她的堅持,她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但是粉身碎骨決不妥協,這便是她的力量,也是她“不同于尋常女子”的特別之處。黛玉的內心始終是一塵不染的,她那葬花詠菊的柔軟與凄美,便層層隱匿在這看似多此一舉、小肚雞腸的保護外殼之下,只在后文慢慢顯現,回望黛玉入賈府這一回,更深味黛玉如蒲葦般的堅韌。
三是寶黛初見。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曹公筆下,他們木石前盟,注定“心事終虛化”。而我是不懂佛學中的因果輪回的,在我眼里,從“我不明白”到“果然是知己”,兩個心心相印的人,一段干干凈凈的感情里,最珍貴在于平等的姿態,這種靈魂深處的交流甚至洗禮超越時代。寶黛二人的初見,便從一段前世的塵緣到彼時的似曾相識開始。寶玉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黛玉否認,寶玉竟犯起癡狂病,早在此處,就已注定那悲哀的木石前盟終究是天各一方而非花前月下,注定那可憐的兩小無猜終究是金玉良緣卻非青梅竹馬。誠然,黛玉擁有追逐的勇氣,可是賈府深深,愛情渺如塵埃。“愿奴脅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芳丘?”,她為神瑛侍者流下最后一滴眼淚,于是飛蛾撲火去尋天界芳丘。
黛玉進賈府,這不短不長的篇幅里,我看到的她,天意瀲滟一身花色,是落地成霜的仙葩,無意卷入一場傷情前世的過往,恩怨愛恨涼透那花的純,只余偌大庭院深深。
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她在那個時代香消玉殞,但是她屬于所有時代。
作者簡介
唐雅蕓,女,16歲,湖南長沙人,現就讀于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高二(4)班。愛好文學,從小喜歡語文、讀書與寫作,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作文競賽中獲獎。其中2009年、2010年先后榮獲“愛爾杯”長沙市第七屆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優秀獎、第八屆二等獎,2011年長沙市少年兒童“童心向黨”征文比賽一等獎,2011年“爭做黨的好孩子”全國少年兒童慶祝建黨90周年征文比賽優秀獎,2011年在《小天使報》上發表《給地球媽媽的一封信》,2016年《沿時間的河逆流而上》在“新人杯”第十八屆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學大賽中榮獲一等獎,2017年《靈魂兩處》在第十屆“文心雕龍杯”全國中小學校園文學藝術大賽中榮獲寫作組一等獎。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