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新頭條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新聞資訊>新頭條

    中國網絡文學:揚帆時代,逐夢前行

    來源:文藝報 | 歐陽友權   時間 : 2024-10-21

     

    分享到:

    作為一種誕生時間不長卻體量巨大的新興文學形態,中國網絡文學事實上經歷了“前網文”和“后網文”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以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界,在此之前可視為自由生產、野蠻生長階段;此后則進入自律創作、規范發展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作家藝術家應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并針對網絡文藝發展提出,“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要求文藝管理部門“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引導他們成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有生力量”。為貫徹落實講話精神,中共中央隨之出臺《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提出要大力發展網絡文藝,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推動文藝與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媒體有機融合,以數字化技術為先導,積極推動文藝創作生產方式的變革和進步”。自此,我國網絡文學明確新方向,錨定新目標,開啟新動能,文學面貌為之一變,整個行業開始步入品質化創作的新時代。

    新格局:走出“題材峽谷”,邁向高質量發展

    中國化的商業模式為網絡類型小說繁榮提供了強勁的經濟驅動,以細分市場培育了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后網文”時期則表現為現實、歷史、科幻、都市、仙俠、言情等多元品類的作品同時涌現,網絡文學走出“玄幻滿屏、一家獨大”的“題材峽谷”,呈現出類型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從上世紀90年代的“文青式”寫作,到世紀轉軌后的“類型小說”生產,再到近年來倡導高質量發展,中國網絡文學走過的是一條“之”字形道路。這其中隱含了兩個歷史性拐點。第一個拐點發生在2003年,由起點中文網探索成功的“VIP付費閱讀”模式成為網絡文學商業化轉型的標志,從此文化資本大踏步進入網絡文學,刺激了產銷適配的以玄幻題材為主的類型化小說爆發式增長。第二個拐點出現在2014年,即由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為引領,持續十年的現實題材創作大范圍崛起,網絡文學在總體格局上轉向多樣化、高質量發展階段,從此步入“后網文”時期。中國化的商業模式為網絡類型小說繁榮提供了強勁的經濟驅動,以細分市場培育了龐大的消費群體,而“后網文”時期則表現為現實、歷史、科幻、都市、仙俠、言情等多元品類的作品同時涌現,網絡文學走出“玄幻滿屏、一家獨大”的“題材峽谷”,呈現出類型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態勢。

    增長最快的是現實題材和科幻題材小說,不僅數量有大幅增長,品質優良作品的占比也更高。據統計,近年來在各大網站平臺發布的年度新作品中,現實題材已占60%以上,涌現出《大國重工》《朝陽警事》《向上》《一路奔北》《金牌學徒》等一大批優秀之作,網絡文學敘事已清晰鐫刻上時代“指紋”。科幻題材是這兩年創作量和閱讀量增長最快的類型之一,《深海余燼》《我們生活在南京》《靈境行者》《永生世界》等一批優秀科幻網文加持的品質結構優化,以特有的文化符號追風時代、賦能社會。中國作協發布網絡文學重點選題指南,引導網絡作家創作新時代山鄉巨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科技創新和科幻、優秀歷史傳統、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題的作品,不僅豐富了網絡創作的題材領域,還促使網絡作家更多地關注時代、關注社會、關注民生,讓網絡文學向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敞開,向著億萬人民的偉大奮斗敞開,展現強大的創新活力。品質化創作導向正推動新時代網絡文學從“高原”邁向“高峰”,取得了“網聚創造活力,文譜時代華章”之功效。

    新群體:人才代際崛起,踐行責任擔當

    我國網絡文學隊伍呈現出“70后”“80后”“90后”和“00后”作家“四代同屏”且迭代加速的整體格局。這些網絡“原住民”文學青年對網絡媒體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對當下生活有著敏銳的感知,他們為網絡文學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網絡作家作為“新社會階層”,這十年來得到明顯壯大和提高。在“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的思想指導下,各級組織“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團結、吸引他們”,全社會“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們”,網絡作家自覺站在國家發展戰略高度對待自己的創作,責無旁貸地踐行責任擔當,他們的文學貢獻和文化影響力日漸得到社會認可。龐大的創作陣容和高效的產出能力,使網絡作家成為新時代最具活力的文學生力軍和繁榮社會主義文學的有生力量。

    據第七屆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的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各網絡文學平臺駐站作者總數達2929.43萬人,創作網絡文學作品累計達3786.46萬部,并呈現出“70后”“80后”“90后”和“00后”作家“四代同屏”且迭代加速的整體格局。另據中國社科院《2023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顯示,“95后”“00后”作家已成為網文作家新增主力,如閱文集團實名認證的新作者中,“95后”占比達74%,其中“00后”占新增作家的60%。從網絡作家的創作成就看,2023年“00后”作家萬訂作品新增230%,新增白金大神60%是“90后”,網絡文學榜樣作家“十二天王”中80%是“95后”。字節跳動旗下番茄小說數據顯示,簽約作者中57%為“95后”;七貓中文網原創新增簽約作者中,“90后”占比55%。這些網絡“原住民”文學青年對網絡媒體具有天然的親和力,對當下生活有著敏銳的感知,他們為網絡文學源源不斷地注入新鮮血液。

    為培育高素質的網絡作家隊伍,踐行責任擔當,中國作協積極作為,多措并舉。例如,組織網絡作家簽署《提升網絡文學創作質量倡議書》(2020),發布《網絡文學行業文明公約》(2022),對從業各方提出文明規范;有針對性地實施“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和“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形成創作一批優秀作品、帶動一批作家成長的聯動效應;成立中國網絡文藝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緩解版權難題;與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聯合啟動“劍網”專項行動,有效打擊網絡侵權盜版;連續舉辦線上、線下網絡作家培訓班、網絡文學評論骨干研討班,在加強思想和價值引領的同時,提升網絡文學作家創作能力等。截至2023年,全國成立省級以上網絡作協組織21家,各級網絡文學組織超過200個,中國作協已建立起超過1萬人的省級網絡作協會員數據庫,更多網絡作家被納入作協工作覆蓋面。2015年籌備設立的中華文學基金會“茅盾文學新人獎”,從第二屆開始增設了網絡文學新人獎,每屆評選45周歲及以下網絡作家10名,截至2023年底,已評選五屆。該獎項的設立,是對新興網絡文學和網絡作家身份的認同、肯定與激勵,也是面對日益壯大的網絡作家新群體“擴大工作覆蓋面,延伸聯系手臂”的具體表現和有效舉措。國家新聞出版署連續舉辦優秀網絡文學推優活動,中國作協每年發布網絡文學影響力榜單,為創作樹立標桿,對網絡作家隊伍的成長產生了積極影響。

    新形式:文學拓新,技術賦能

    新的需求、新的技術催生出新的文學形態。比如,碎片化閱讀需求,讓中短篇網絡小說在超長篇霸屏的情形下贏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各類“段章評”倒逼網絡作家關注讀者反應,重視創新驅動;由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融媒敘事、文圖融合、圖文互補、文音影合一或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的常見形態

    新的需求、新的技術催生出新的文學形態,使網絡文學成為當代文學中極具活力的部分。近十年來,“文字數碼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絡化”已經成為網絡文學的普遍現實,在此基礎上,新技術不斷賦能形式創新和行業拓展,開辟新的文學生態,探索出網絡文學的無限可能。

    在創作環節,技術賦能的新形式正在更新人們對“傳統網文”的刻板印象。比如,短視頻、自媒體、免費閱讀App、手機版網站等極大地刺激了碎片化閱讀需求,讓中短篇網絡小說在超長篇霸屏的情形下贏得了自己的生存空間。豆瓣率先推出的短篇故事、知乎鹽選故事的精短網文等開啟了網絡短篇創作風口,起點中文網、小說閱讀網、晉江文學城等大型網站和七貓、番茄等免費網站相繼搭建短篇小說平臺,既滿足移動端自媒體的碎片化閱讀,也為短視頻制作提供內容資源。從此,網絡文學的文類形態不再只是超長“大部頭”,有效滿足了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再如,各類“段章評”,以及“閱愛聊”“筑夢島”等閱讀App的開發,放大了讀者的感受和選擇,對閱讀市場的互動交流形成深度干預,倒逼網絡作家關注讀者反應,重視創新驅動,進而大開腦洞,讓“破圈式”創作成為新的網文賽道。近年來引發熱議的那些爆款小說,如《大王饒命》《詭秘之主》《大奉打更人》《道詭異仙》《十日終焉》等,都是放飛想象翅膀、追求藝術原創、突破類型窠臼的匠心之作。愛潛水的烏賊的《詭秘之主》,借助維多利亞時代背景,用克蘇魯神話體系、SCP世界觀,以及人性、神性的對抗和融合,去表現“一個愚者的旅程”,并巧置二十二條序列、二百二十種魔藥、九個源質和扮演法體系,還采用“多時空架構”和“異域拼圖”等手法,建立起鏡像式詭秘世界,使其成為這期間該類網絡小說創作的標桿。

    網絡現實題材作品也出現藝術形式創新。網絡虛擬技術引發的文學想象,激勵一批創作現實題材的網絡作家積極探索“現實+”敘事,他們在選取現實題材創作時,嘗試諸如“現實+傳統文化”“現實+國潮國風”“現實+玄幻科幻”“現實+時空穿越”等,以增強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魅力。飄蕩墨爾本的《筑夢太空》在真實描寫幾代航天人為發展航天科技而不懈奮斗與犧牲的同時,植入硬科幻的奇特想象,讓一個老科學家為實現“銀河比鄰計劃”飛去遙遠的外太空給人類尋找彼岸世界,在科幻想象中寄寓崇高理想和人倫親情。驍騎校的《長樂里:盛世如我愿》、丁墨的《阿禪》等小說在現實敘事中使用時空穿越元素,讓都市生存、社會變遷和人物命運形成穿插轉換。這些新形式的探索不斷讓夢想照亮現實,讓網絡現實主義創作道路越走越寬廣。

    還有,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換代,讓網絡文學的創作方式和作品形式迎來新的變革。從“微軟小冰”到生成式人工智能ChatGPT,從通用大模型“文心一言”到網文大模型“閱文妙筆”“中文逍遙”,其蘊含的“新質生產力”,或將讓創作突破文學慣例,墾拓藝術邊界,實現從“技術工具”到“創作伴侶”、再到“藝術主人”的蛻變。比如,網文創作將借助智能程序,以“人-機”互動的方式來進行,或由機器“擬主體”獨立完成,華東師范大學王峰教授團隊研發的“大模型長篇小說創作系統”,以提示詞+人工后期潤色方式,完成了百萬字玄幻小說《天命使徒》。網絡文學作品形態發生改變,由于文生圖、文生視頻、圖轉視頻、文字+圖片轉視頻等多模態切換變得輕而易舉,融媒敘事、文圖融合、圖文互補、文音影合一或將成為未來網絡文學的常見形態。

    新業態:打造行業矩陣,優化網文生態

    隨著傳媒技術、文化消費市場的變化和相關政策的引導,“后網文”時代的業態結構和驅動要素發生諸多改變。網絡文學的新業態體現為三個融合:一是網絡文學與多媒體融合;二是網絡文學與文創產業融合;三是付費模式與免費模式的互補與融合

    隨著傳媒技術、文化消費市場的變化和相關政策的引導,“后網文”時代的業態結構和驅動要素發生諸多改變。比如,網絡作家不再是十年前那樣自由沖浪的“網絡游俠”,或“著書都為稻粱謀”的賣字文人,而是創造新時代網絡文化的“新社會階層”;網文作品不再是靠打怪升級、金手指、開腦洞等吸引讀者訂閱打賞的爽文,而是對社會有益、為讀者喜愛的有營養的精神食糧;文學網站也不再是單靠線上線下營銷使文化資本增值的經紀平臺,而是泛娛樂文化的創造者和承擔社會責任的踐行者。

    具體而言,網絡文學的新業態體現為三個融合。

    一是網絡文學與多媒體融合。今天的網絡文學已經不只是單純的語言表達和單一的文字敘事,不僅創作手段(如AI技術)有了視頻、音頻多媒體介入,創作過程有“本章說”、百度貼吧、知乎等社區論壇的讀者干預,作品本身還會在IP市場實現版權分發和多媒改編,讓原創內容與視音頻共同完成網文IP的泛娛樂轉換,形成一個融媒共時與消費歷時的產品矩陣,各種驅動要素的融合創新打造的新業態,呈現出“文-圖-音-影-游”多媒共創、“文→藝→娛→產”鏈環融合的行業態勢。隨著Sora、GPT-4o等文生圖、文生視頻技術的日漸成熟和廣泛使用,網絡文學的融媒體化將是不可逆轉的未來趨勢。

    二是網絡文學與文創產業融合。商業基因、產業市場、文創形態是支撐網絡文學發展壯大的經濟驅動。從起點中文網的商業模式到盛大文學的整裝突起、再到閱文集團的豪華陣容,還有掌閱科技、中文在線、晉江、縱橫等網站平臺的百家爭雄,中國網絡文學的市場化崛起就是一部文學與產業相互催生的創業史。近十年來,網絡文學經歷了一個從“產業”到“產業化”、從線上產業到IP產業的發展過程。其業態嬗變有幾個標志性的事件。一是網絡文學市場營收大幅增長,出現世界上獨有的網絡文學上市公司。據中國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發布的網絡文學年度藍皮書統計,2022年,我國主要網絡文學平臺營收規模約230億人民幣,2023年營收規模增至340億人民幣,增幅達47.83%,海外市場營收規模約為43.5億元。就在這十年間,我國出現中文在線(2015深交所)、掌閱科技(2017上交所)和閱文集團(2017港交所)三家網絡文學市場公司,創造了世界網絡文學的商業奇跡。二是通過在線經營、吸粉增值和IP分發、離線賦能的雙線拓展,實現網絡文學產業鏈的“長尾效應”。由網絡文學IP改編的微短劇、短視頻、影視、游戲、動漫、演藝、有聲書,以及實體出版和衍生品等,累計達72674部,形成全版權經營、多媒體開發、大文娛覆蓋的新文創業態,創造了一次性作品生產、全方位售賣版權、多形態改編產品的立體運營模式。

    三是付費模式與免費模式的互補與融合。2003年創立的付費閱讀模式,走過輝煌的15年后,開始受到免費閱讀的市場化挑戰——2018年,趣頭條率先推出免費閱讀App“米讀小說”,連尚文學推出“連尚免費讀書”App。隨后,七貓、番茄、得間小說、91熊貓看書等數百種免費App紛紛上線。經過幾年博弈,免費模式不僅站穩了腳跟,還創造了亮眼的業績,從而形成付費-免費“天下二分”的線上產業爭鋒格局。2021年底,番茄小說的MAU(月活用戶)超過9300萬,七貓免費小說以6346萬位列第二。與付費模式由讀者埋單不同,免費閱讀的盈利渠道是制造流量而由廣告變現,它是基于市場細分而為付費敏感人群閱讀通俗爽文提供適銷機會,這對培育更充分的閱讀市場是利好的。實際上,這兩種商業模式有競爭,也有互補。因為當下的網站平臺,付費網站也開通有免費業務,如起點有起點App免費版;免費平臺也有付費業務,如番茄小說就推出付費的VIP包月服務。其實,無論付費還是免費,最終都是適應市場需求的營銷策略,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不同形式而已,它本身就是網絡文學業態融合的一種生態優化方式,也是網絡文學行業矩陣的一環。

    新傳播:網文出海,跨越山海的文化使者

    中國是網絡文學大國,也是網文出海強國。網絡文學的傳播力植根于中國文化的故事魅力,由豐富的民族文化賦魅的中國故事,在跨文化語境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打通了海外讀者的“快感通道”,形成需求式傳播的動力機制

    中國是網絡文學大國,也是網文出海強國。近十年來,中國網絡文學猶如跨越山海的文學使者,攜文出境,以世界為傳播半徑,由東南亞、北美迅速輻射至全球,從“自發作品出海”到“自覺版權出海”再到“自主生態出海”,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為中華文化的世界傳播探尋了一條彰顯文化軟實力的路徑。一大批優秀的網文作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成為文明交流互鑒時代中國投向世界的一張亮眼的文學名片。

    中國網絡文學的世界傳播,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即早期實體書版權輸出階段,2014年英譯網站“武俠世界”(Wuxiaworld)創立、2017年對外門戶網站“起點國際”(WebNovel)上線后的翻譯在線傳播階段、近幾年興起的多媒體傳播階段,以及建立海外網文生態階段,包括輸出網文原創模式、付費閱讀模式和IP分發模式等。近年來,網絡文學搭上中國文化“走出去”、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政策快車,經無遠弗屆的網絡空間讓中國“好故事”通江達海,海外訪問用戶已覆蓋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讓全世界見識了網絡文學的“中國時代”。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支持的《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網文出海已成為中國文化產品出海最大的IP源頭,2023年的中國網文企業海外營收規模達40.63億元,同比增長39.87%。網絡文學作品的翻譯語種達20多種,出海作品總量約為69.58萬部(種),相較2022年的53.93萬部(種),增長29.02%。如起點國際已上線約3600部中國網文翻譯作品,同比三年前增長110%。2023年海外閱讀量最高的5部作品是《超級神基因》《詭秘之主》《宿命之環》《全民領主:我的爆率百分百》《許你萬丈光芒好》等,它們對應玄幻奇幻、游戲競技、都市言情等不同題材類型,這也正是中國網文作品出海類型多樣化的縮影。另有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網絡文學共向海外輸出作品16000余部,包括實體書授權超過6400部,上線翻譯作品9600多部,作品類型已形成15個大類100多個小類。閱讀量超千萬的作品有238部,翻譯作品閱讀量破億的有9部。海外用戶為精品內容持續打call,用戶日平均閱讀時長為90分鐘,單用戶月消費最高達7230美元,單日評論數最高突破15萬條。中國作協舉辦網絡文學國際傳播培訓班,面向亞洲特別是東南亞實施網絡文學“Z世代”國際傳播工程,《雪中悍刀行》《羋月傳》《萬相之王》《壞小孩》等四部作品被改編為外語廣播劇和有聲書,并通過系列訪談、對話節目推動作品的海外傳播。東南亞地區與中國地理相近、文化相通,現已超越北美地區,成為網文出海的首要目的地。

    海外原創是中國網絡文學深度影響世界的重要標志。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年輕人走上網文寫作道路,截至2023年10月,僅起點國際就培養了約40萬名海外網絡作家,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美國網絡作家數量居于首位。上線海外原創作品超61萬部,同比三年前增長280%。海外原創網文也已全面啟動IP開發,出版、有聲、漫畫、影視是主要的開發形式,相關IP開發的合作團隊來自美國、英國、印度、日本、韓國、泰國等多個國家。閱文IP改編的動畫作品在YouTube頻道日均上線1集,年瀏覽量超過2.7億。2024年上半年,《與鳳行》《慶余年第二季》《墨雨云間》等IP劇集不斷登陸海外電視臺和主流視頻平臺,引發追劇熱潮。

    另外,微短劇和人工智能正成為網文IP生態的新藍海。如憑借TikTok在海外的火爆,字節跳動把一些熱度高、流量大的網文改編為微短劇,引流更多讀者,形成短劇和小說的IP協同效應。中文在線旗下微短劇產品ReelShort位居歐美應用商店排名前列,FlexTV、GoodShort等微短劇平臺,形成一系列爆款產品,成為中國網文出海的新路徑與新形態。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網文出海取得新進展,大大提升了網文出海的翻譯、制作和傳播效率,困擾網文出海的翻譯問題已得到緩解,“正版主導、同步更新、多元布局、全網覆蓋、全球追更”的中國網文傳播格局已經由可能變為現實。

    現在,中國網文出海企業遍地開花,出海平臺已逾百家,整個行業在海外已建立起成熟的IP生態鏈。2023年授權作品出版1000余部,合作海外出版機構66家,上線有聲作品100余部,上線漫畫作品1500余部,海外用戶訪問量約為2.2億。網文出海已進化為聯動各方共建的全球IP產業鏈環,不僅讓中國網絡文學的國際傳播實現“落地生根”,還將其從“授人以魚”提升至“授人以漁”的新階段。如《2023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所總結的,當下的網文出海呈現出四個明顯的趨勢:一是AI翻譯,加速網文“一鍵出海”;二是全球共創,海外網文規模化發展;三是社交共讀,好故事引領文化交流;四是產業融合,打造全球性IP生態。

    中國網絡文學能夠在新時代“仗劍天下”,面向全世界開啟“眾妙之門”,與互聯網的普及、網絡文學的興盛,尤其是與我國社會進步、國家“硬實力”和文化軟實力的強健是同步并進的,是我國綜合國力提升的一種“文學表情”。另外,網絡文學的傳播力植根于中國文化的故事魅力,由豐富的民族文化賦魅的中國故事,在跨文化語境中形成強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有效打通了海外讀者的“快感通道”,形成需求式傳播的動力機制。再者,從文創產業角度看,網文出海也是中國網絡文學延伸傳播半徑、拓展海外市場的必然選擇。隨著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加速,以好故事為切入口的中國網絡文學,必將成為傳播中國聲音、塑造國家形象的有生力量,成為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賡續人類文明的一塊精神領地。

    [作者系中南大學網絡文學研究院院長,本文為2023年度湖南省社科重點項目“從玄幻轉向現實:網絡文學的回歸與超越研究”(項目號:23ZDB045)的階段性成果]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 成人夜色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久热re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www.成人在线| 野花高清完整在线观看免费8|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印度精品性hd高清|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91chinese在线|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6080理论片国产片| 爱妺妺国产av网站|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哦哦哦用力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青青青青久久久久国产| 波多野结衣xfplay在线观看| 好男人资源网在线看片| 啦啦啦手机完整免费高清观看 | 男女做羞羞的事漫画| 天堂在线免费观看mv| 免费观看成人毛片| 中文字幕人成无码人妻| 绿巨人app黄| 成人韩免费网站|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一本色道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色婷婷激婷婷深爱五月小蛇| 日本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香蕉在线观看| 日韩综合第一页|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丰满老熟好大bbb| 草莓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三级黄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成人久久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