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出版傳媒商報 | 白 露 時間 : 2024-02-18
分享到:
每逢歲末年初,各出版集團均開展年度好書評選,一方面向社會公眾推好書,展示集團實力,另一方面,也是總結年度出版成果,展現各出版集團積極推動出版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截至1月底,已有中國出版集團、中國外文局、河北出版傳媒集團、上海世紀出版集團、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安徽出版集團、江西出版集團、長江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10家出版集團公布了2023年度好書,其中不少出版集團已經連續多年評選年度好書,形成集團口碑品牌,顯現出各出版集團主業挺拔、精品迭出的新氣象。
好書評選成為精品化發展重要抓手
出版集團每年都會出版上千種好書,如何讓讀者記住品牌、閱讀到真正有價值的書籍?好書評選應運而生。年度好書評選的出現,為讀者提供了一個權威的、有公信力的閱讀指南。對于出版社來說,年度好書也正是展示自身實力、推廣優秀作品的重要舞臺,成為出版社努力推出精品化高質量圖書產品的重要發展方向。
“中版好書榜”于2013年推出,邀請專業媒體及社會評委、專家等參與評選,其年度榜評選已經成為引領中國出版界好書出版的航標。“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2023年度榜共有包括主題出版、人文社科、文學藝術、科技經管、少兒教育和音像電子網絡及融合出版物6個大類53種出版物入選。
“世紀好書”評選始于2022年初,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以常態化月榜、半年榜、年榜評選發布為節點,以推選精品好書、雙效產品為目標,以開放性邀約集團以外專家學者參與評議為特色,全新打造、融通推進的出版內容創新生產和市場營銷平臺。2023年度榜單的評審工作歷時1個多月,最終有62種出版物榮登年度榜單。
“鳳凰好書”自2019年開始向社會發布書榜以來,已逐漸成為鳳凰傳媒編委會推動精品內容生產的有力抓手與特色工作,“鳳凰好書”品牌初步形成,并在行業內和讀書界產生良好反響。2023年入選的“種子圖書”以人文社科類圖書為主,其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該集團各出版單位申報,二是入選“鳳凰好書”月榜的圖書,三是網絡投票以及讀者的閱讀偏好。最終有15種圖書入列2023“鳳凰好書”榜單。
時代好書評選從2020年開始就一直是時代出版精心打造的內容品牌,旨在弘揚榜樣的力量,以“時代好書”激勵出版單位推出更多、更好的優秀作品。2023年度“時代好書”最終評選出10種出版物獲優秀獎、10種出版物獲提名獎。
中文傳媒年度好書評選活動于2015年創立,至今已舉辦9屆,以優秀出版物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經由專家團隊多輪評議,“江西出版集團·中文傳媒2023年度好書”重磅出爐。其中,“年度好書獎”10種、“年度好書提名獎”10種。
“文軒好書”評選活動自2015年以來已經開展了9年,9年來,文軒出版圖書2萬余種,而“文軒好書”僅有200余種。2023年的47部好書,同樣也是經過“千錘百煉”,從近5000種新書中評出,可見“文軒好書”分量之重。
主題出版多角度多層次詮釋理論
主題出版是出版單位重要的責任與使命。近年來,出版行業在布局主題出版方面不斷拓展題材空間,內容主題不斷延伸。各出版集團推出的年度好書榜單中,主題出版都有重要席位,體現了各出版集團精心布局新時代主題出版,大力宣傳中國式現代化理論和實踐成果,不斷開辟黨的創新理論大眾化、通俗化傳播路徑。
中國出版集團共有11種主題出版好書入選“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2023年度榜。黨史國史類、科技類、黨的理論類等品類全面,呈現形式多樣,立意高遠,體現了出版“國家隊”的使命與擔當。
中國外文局2023年聚焦首要任務,發揮出版優勢,圍繞重大主題,敏銳捕捉選題,其2023年度好書榜多有極具競爭力的理論類主題出版作品。2023十大外文好書以不同視角、不同語言、不同敘事方式呈現黨的創新理論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2023十大中文好書則主要聚焦中國式現代化,緊扣主題主線,聚焦黨的二十大的主題、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任務、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3種主題出版好書,從展現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到解讀中國式共同富裕再到展現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碩果累累。
“世紀好書”中多部理論作品質量上乘極具競爭力,非理論類的作品也充分彰顯了世紀集團主題出版矩陣的特色——利用專業優勢、專業能力打造具有專業特色的主題出版物。
2023年度“時代好書” 10種優秀獎出版物中,近半數為主題出版,內容涵蓋了從解讀中國制度優勢、經濟社會治理、自然與生態發展到科技創新成果的多方面內容,全面解讀中國式現代化。
江西出版集團·中文傳媒2023年度好書、長江傳媒2023年度優秀主題圖書、2023中南傳媒年度好書均不忘來時路,同時深刻闡釋新時代中國道路的深層智慧,讀懂時代之問的中國答案。
年度好書盡顯地方特色
各出版集團年度好書的榜單都有著濃厚的地方特色,顯現出出版集團選題越來越“扎根”本土,好書源于特色,而特色源于自身的人文文化資源。
“江西出版集團·中文傳媒2023年度好書”中,《江山如畫:水北鎮的新生活》(江西人民出版社)圍繞農業農村中國式現代化主題,講述江西新余市渝水區水北鎮積極探索鄉村振興的新做法新經驗。“江西文化符號叢書(第二輯)”(江西人民出版社、江西美術出版社)多維度書寫魅力江西的厚重文脈。
長江傳媒更將本土文化深度挖掘。身處荊楚大地,《楚辭研究史》(湖北人民出版社)系統總結由漢至清的楚辭研究歷史,尤其對楚辭研究思想和方法作了深入的探索;《楚藝術全集》(湖北美術出版社)以整體宏觀方式簡要概括地論述楚藝術風格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發展、演化過程。心懷濃濃江水情,《家住長江邊》(湖北教育出版社)是著名文化學者熊召政獻給家鄉湖北的散文集萃,描摹了荊楚大地神采風韻;《長江!長江!》(湖北教育出版社)禮贊母親河長江,體悟母親河長江深厚底蘊和精神力量。
中南出版傳媒集團扎根湖南政治文化優勢,《毛澤東文譚》(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國共產黨湖南歷史地圖集(1921—2021)》(湖南地圖出版社)、《狂瀾之下:左宗棠的十張面孔》(湖南文藝出版社)均為湖南政治資源的內容轉化。《湖南人的境界》(岳麓書社)、《國術》(湖南文藝出版社)、《彩瓷帆影》(湖南文藝出版社)、《火城1938》(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從不同視角帶讀者領略了解湖南人物與湖湘文化。
鳳凰好書致力于挖掘地方文化以及文化背后的人物。《一位建筑師,半座南京城——尋跡楊廷寶》(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從建筑與建筑師的角度出發為讀者了解南京地方志提供了別樣角度。新版《程千帆全集》(鳳凰出版社)共計750余萬字,系統展現在南京大學工作20余年的國學大師程千帆一生的學術成果。
2023年度“文軒好書”15種正式獎中有6種展示了四川地方及民族文化特色。《中國共產黨四川100年簡史》(四川人民出版社、中共黨史出版社)真實地記錄、完整地解讀和呈現了四川在百年黨史中留下的偉大成就、寶貴經驗和深刻啟示。“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文物考古研究叢書(第一輯)”(巴蜀書社)集中展示江口沉銀全部重點器物。還有《眉州三蘇:蘇洵、蘇軾與蘇轍的人生故事》(四川人民出版社)、《你不知道的大熊貓》(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中國彝族醫藥研究》(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大河無聲:李劼人評傳》(四川文藝出版社)擦亮四川文化品牌、傳播四川文化精髓。豐富的文化資源,成就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好書,也讓地方傳統文化熠熠生輝。
年度好書更顯傳統文化熱
縱觀各出版集團年度好書名單不難發現,傳統文化類占比非常高,也迎合了2023年的傳統文化持續熱潮。中國出版集團53種入選好書中,除“大部頭”外,有15種圖書有關傳統文化。人文社科類中,《觀念的形狀:文物里的中國哲學》(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以72件文物為載體,分18個主題,講述從上古至16世紀我們祖先的哲學思考。《極簡中國服裝史》(人民美術出版社)從服裝制度、形式、配飾、妝容與隨件等方面,簡要介紹了先秦至20世紀上半葉中國服裝藝術的發展演變歷程。文學藝術類中,《中國音樂通史》(全2卷)(人民音樂出版社)全景展示自遠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漫長歷史時期音樂文化的變遷與發展。《窯變》(人民文學出版社)以要年紀事的結構,重點以五個時間為綱,講述地處中原的鈞瓷古鎮——神垕鎮翟家六代人復燒鈞瓷的故事,寫出了中國文化的歷史根脈和變遷。少兒教育類中,“中國文物修復與文化傳承”系列(天天出版社)是以中國古代文物保護修復為主題的原創童書,培養孩子民族自信和執著堅守的中華精神。《年畫中國》(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用10個奇幻故事帶讀者領略藏在年畫里的中國文化。
中國外文局華語教學出版社的《中國民俗文化詞典》(中英對照)中外專家聯合編纂翻譯的第一本系統性民俗文化雙語詞典,將為進一步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發揮積極作用。
河北出版傳媒集團年度好書中,半數入選好書為傳統文化相關內容,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中國釀酒史》對與中國古代釀酒相關的政治、歷史、文化內容進行了集大成的研究,厘清了爭議性問題,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河北教育出版社的《見山——穿越中國畫的筆墨時空》以100幅古畫名作,100篇千字短文展示中華民族的審美底氣。河北美術出版社的《〈西游記〉彩繪版》選取收藏價值最高的26冊老版底稿作工筆賦色,使《西游記》故事場景更加精彩生動。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是國內重要的古籍出版、工具書出版、藝術文獻出版基地之一。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北京大學藏秦簡牘》包含20多種不同類型的文獻,內容涉及古代政治、地理、社會經濟、數學、歷法、醫學、文學、民間信仰等諸多領域,公布眾多失傳2000年之久的典籍,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提供養料。上海書畫出版社的《中國書畫文獻稿鈔本叢刊》僅初編就已花費了5年時間,所收家藏書畫目的原著者,均為研究明清收藏繞不開的人物,大量私藏非公開資料首次披露面世,稀見稿鈔本文獻補全了歷史原貌。
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好書”除《程千帆全集》外,“五代十國文獻叢書”(鳳凰出版社)收書3種11卷,集史料與研究成果于一編,在隋唐五代史料的發掘整理方面作出新貢獻。
安徽出版集團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成效顯著。安徽教育出版社的“中華美學精神叢書” 致力于探尋中華美學的精神內核,黃山書社的《新修增訂注釋全唐詩》編纂團隊代表著中國唐詩研究領域的最高水平。安徽美術出版社的《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瓜州東千佛洞》是迄今唯一一套完整再現瓜州東千佛洞石窟歷史文化風貌的圖書。
融合出版發展成亮點
值得注意的是,各出版集團的2023年度好書中,有集團單為融合出版開辟榜單,展現出集團帶頭推動優質出版資源數字化轉化,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態勢。
中國出版集團根植集團的內容優勢稟賦,打造多元化多形式的融合出版內容。中國出版集團好書榜已經連續多年開設音像電子網絡及融合出版物榜單,以期帶動集團融合出版的快速高質量發展。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的《一盞古今愁——許淵沖譯宋詞三百首》利用雙語閱讀提升英文閱讀能力,有益于英語學習。人民音樂電子音像出版社的《來自草原和森林的文化記憶——達斡爾族 鄂倫春族 鄂溫克族民歌精選》3個民族、42名歌者、60首民歌,展現地方知識與音樂文化傳承的新篇章。
“世紀好書”年榜中,專有一列“融合出版”分類。近年來,上海世紀出版集團加快實施出版數字化轉型戰略,聚焦重點場景需求,持續推進“分類聚合 平臺運營”發展模式,探索實踐數字出版新業態新應用新服務,多個具有世紀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數字出版創新成果先后問世。2023年上榜的“匯典·典籍整理文獻數據庫”項目,目前已完成四期的資源建設,共入庫3740余種圖書、10億余字。上海音樂出版社的“‘鋼琴巴士’AI智能樂譜系列”項目從琴童學習的角度出發,將各類鋼琴基礎曲集經典版本優中選優,推出了鋼琴教學的融合產品“鋼琴巴士”雙引擎智能“7+1”曲庫,這套曲庫可與“鋼琴巴士”APP配套使用,掃描曲譜上的一曲一碼,就可體驗:調速、分手、伴奏、教學、測評、美育素養等多種AI功能。
“時代好書”中,時代新媒體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的《大國重器零距離》運用了增強現實技術,全方位展現我國科技取得的重大成就,極大地提升了科學普及的能力和水平,啟迪更多青少年以科學精神和科學家精神為榜樣,樹立創新報國志向。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