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新頭條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新聞資訊>新頭條

    文學批評是文學史的初稿

    來源:文藝報 | 汪 榮   時間 : 2024-06-03

     

    分享到:

    在文學研究中,文學批評、文學史與文學理論三者密不可分,是“三位一體”的關系。如果說文學史偏向歷史化,文學理論偏向哲學化,那么文學批評介于兩者之間,是借助文學理論的武器,發揮個人的批評才華,對當時歷史情景中的文學作品進行的審美闡釋與價值判斷。因此,文學批評既體現了歷史的現場感,又體現了理論的思辨性。與此同時,文學批評作為一種“論述”,本身包含了很強的“文學性”,具有獨立的藝術價值。

    從歷史化的視角來看,文學批評對于文學史建構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新聞業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叫作“新聞是歷史的初稿”,大意是今日之新聞乃是明日之歷史。模仿這個句式,我們可以認為,文學批評是文學史的初稿。對于文學史而言,文學批評對文學現場的參與,起到了促使文學作品“經典化”的作用。正是文學批評所做的初步準備工作,才使文學史的書寫變得相對簡單和精確,從而促進了文學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接受。

    文學批評凸顯文學創作的歷史語境

    “歷史化”是近年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的關鍵詞,是當代文學追求學科化和知識化的結果。與此同時,“社會史視野下的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也是當下文學研究的熱點。毫無疑問,近期的現當代文學研究正在努力突破文學的固有框架,不斷地與社會和歷史進行對話,而這正是現當代文學研究不斷深化的表征。

    文學史的研究,總是嘗試在總體性的視野中觀照文學,盡量去還原真實歷史的現場。文學的歷史,不僅有作家的參與,還有讀者、批評家等其他人員的存在,他們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學生態和文學場域。在文學史的考察中,我們甚至會發現,那些邊緣作家和作品的線索,我們常常是從當時批評家的文章中得知的。因此,要還原文學史全景,就必須重視當時當地的文學批評。恰如王堯在《作為文學史研究過程的“歷史化”》中所說,“即時性的文學批評則是當代文學研究‘歷史化’的論述基礎”。

    文學批評之所以能構成文學研究“歷史化”的基礎,那是因為文學批評具有鮮明的“同時代性”和“現場感”。文學批評是批評家對同時代文學狀況的回應,體現了他們與文學現場的“貼身肉搏”,是用具體行動參與的文學實踐,展演了文學認知的“具身性”(embodiment)。例如,新世紀以來,各種對于文學現象和創作思潮的命名都有批評家的身影,如“底層文學”“非虛構寫作”“新東北作家群”“新南方寫作”等。可以說,正是批評家對文學現場的參與、發現與命名,提供了后續文學史寫作的堅實基礎。

    文學作品并非孤立于時代,而是深深內嵌于時代、社會與歷史語境中。相對于作家而言,批評家既是文學現場的參與者,又是文學創作的旁觀者和評判者。文學批評是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凸顯了文學場域的動態性,體現了創作的歷史語境。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一起,構成了一幅真實、鮮活與完整的歷史圖景。因此,在文學史研究中,一方面要注重文學創作的歷史,另一方面也要關注批評家、批評論述和批評史,兩者不可偏廢。

    文學知識需要進行循序漸進的積累

    作家的創作,是將自我的生命經驗作為養料進行的文學生產。批評家的論述,是以作家創作出來的作品為依托進行的批評實踐。而到了文學史家這里,則更加“踵事增華”,是對文學歷史總體情況的考察和討論。

    從作家的創作到批評家的評論,再到文學史家的總結,是不斷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經過一個又一個階段,文學知識不斷地被生產出來。這是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轉化和提煉的工作,中間包含了各種各樣的“消化、吞吐、重建”。

    批評家的批評實踐,處在作家和文學史家之間,是文學知識生產的重要階段。批評家身處時代的現場,就已經在進行優勝劣汰、披沙揀金的工作了。他們對同時代的作家作品進行了初步的篩選,去判斷質量的高下和品質的優劣,并不斷進行“經典化”的建構。后來的文學史家,正是在作家作品的基礎上,參考同時代批評家的論述,在深度辨析的前提下作出自己的評判。文學史研究的一個目標就是還原歷史真實。文學史家會對作家和作品作出主次輕重的權衡,進而在論述上進行詳略粗細的安排,甚至會規劃寫作篇幅的長短。

    在這個意義上,文學批評是文學史的重要來源之一。從當時當地的文學批評到后來的文學史的構建,是一個文學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從特殊到普遍,從文學批評的個案到文學史的整合,文學史的寫作并不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來自文學史研究者對作家創作和批評家論述的“消化、吞吐、重建”,而文學批評無疑對后面文學史的書寫作出了重要貢獻。

    批評的價值判斷影響文學史的寫作

    如果說文學創作更加依賴作家的感性和直覺,遵循的是想象力的邏輯,那么文學批評是對作家作品進行的討論、品鑒和評判,遵循的是理性的邏輯。文學批評的寫作是一個思辨展開的過程。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文學批評就不需要“直覺和感性”。與之相反,優秀的文學評論恰恰需要批評家主體意識的投入,需要內心燃燒的批評的激情。

    批評文章的背后,其實站著的是批評家這個人。每個批評家都有自己的個性、脾氣和風格。個體的差異會帶來批評家不同的立場和觀點,情感的投入會影響他們對作家作品的價值判斷。批評家對同時代文學作品的價值判斷,也會影響到后面文學史研究者的判斷和書寫。例如,1944年,傅雷以迅雨為筆名在《萬象》雜志上刊登了《論張愛玲的小說》,對張愛玲進行了十分精準與獨到的批評,指出了張氏寫作的優點和問題。這篇文章不僅影響了張愛玲后續的寫作計劃,也是后來文學史家研究張愛玲的重要的對話對象。此外,謝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是一篇發表于1980年的重要評論文章。謝冕依賴批評家的敏銳與洞察,旗幟鮮明地為當時新興的“朦朧詩”辯護。而他當年勇敢的發聲,為后來當代文學史寫作提供了判斷的依據。

    文學史研究者有自己的主體性、情感偏向和價值判斷。但是,作為“后之來者”,文學史家的認知與判斷很多來源于材料,并與材料進行對話。文學史的材料,既有文學作品本身,又有文學評論等周邊文本,這些材料構成了文學史研究的文獻基礎。在時移世易之后,文學批評本身也被“歷史化”了,批評家在當時當地的價值判斷,成為了后來學者進行文學史研究的重要參照,也會產生價值判斷上的連鎖效應。就此而言,文學史研究必然會受到文學批評的影響,并在其強大的“影響的焦慮”下進行。

    總而言之,文學批評是文學史的初稿,是文學史的重要準備。文學批評與文學史研究看似是兩個不同的領域,但是它們并不是兩條平行線,而是相互交叉、彼此促進的。事實上,很多評論大家、文學史研究大家,都兼顧了文學批評與文學研究兩方面的工作。文學批評讓他們的寫作充滿了對文本的洞察且“筆鋒常帶感情”,而文學史研究凸顯了他們歷史的視野和學理的深度。他們的論述實踐,讓我們看到了文學批評與文學史研究結合的可能性。

    (作者系海南大學國際傳播與藝術學院副教授)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主站蜘蛛池模板: swag剧情系列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这里热有精品| 欧美另类xxx| 日韩大片高清播放器|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久久久久亚洲AV综合波多野结衣| 老鸭窝视频在线观看| 娇小老少配xxxxx丶|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www.尤物在线| 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影视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97在线看|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精品动漫人成3d在线| 四虎国产永久免费久久|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五月婷| 全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不卡| 538免费视频| 日本漂亮继坶中文字幕|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日韩美女一级毛片| 又硬又大又湿又紧a视频|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四虎成人精品在永久在线 |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亚洲熟女少妇一区二区| 麻豆福利在线观看| 太大了轻点丝袜阿受不了| 亚洲a视频在线观看|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国产美女久久久|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波霸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