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文化報 | 王彬 時間 : 2023-05-08
分享到: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首屆全民閱讀大會的賀信中指出,希望全社會都參與到閱讀中來,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4月23日至25日,由中宣部等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在浙江杭州舉行。大會聚焦“深化全民閱讀 建設書香中國”主題,舉辦了論壇、展覽展示、閱讀推廣、主題發布等多項活動。
作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分論壇之一,“閱讀與媒體”論壇于4月24日在浙江杭州舉辦,由中央宣傳部傳媒監管局指導,中國報業協會、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承辦。與會代表就報業對于推進全民閱讀的用心用情用力和發揮的重要作用等方面進行深入探討。論壇有力彰顯了報業媒體的地位作用,宣揚了閱讀價值理念,更好營造出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首屆全民閱讀大會賀信精神的務實行動。
報紙及所辦新媒體不僅是宣傳全民閱讀的媒介渠道,自身也是開展全民閱讀的重要載體,要不斷增強原創宣傳報道能力、擴大優質內容供給能力、提升人民閱讀權益保障能力,特別是要發揮報業特色優勢,積極探索將全民閱讀從傳統閱讀、大眾閱讀、單一閱讀向更加主動、更加精準、更加時尚的個性閱讀、定制閱讀、綜合閱讀轉型,為人民群眾奉上高品質閱讀產品,讓全民閱讀插上媒體的翅膀,引導廣大群眾從看報中獲取知識、啟智增慧、培養道德。
使命所在——傳播主流聲音,發揮“領讀”作用
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是在全黨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和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戰略部署下舉辦的,也是全國報業系統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的一次重要學習機會。大會創新舉辦“閱讀與媒體”論壇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作為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分論壇之一,“閱讀與媒體”論壇由中央宣傳部傳媒監管局指導,中國報業協會、中國新聞文化促進會、中國晚報工作者協會聯合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承辦。論壇分為報人“寄語”、講述“我在報紙傳書香”、分享“我的閱讀故事”、“重溫賀信,共情讀報——我是新時代青少年讀者”4個環節。15家報業集團優秀報人代表、4家新媒體平臺代表、多位社會知名人士以及大中小學生代表和現場參會代表百余人共聚一堂,講述辦報經歷、分享讀報故事、交流讀報感悟,以實際行動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中國。論壇現場,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多家主流媒體向福建、內蒙古、四川、湖南的4所學校捐贈了報紙。
活動當天,文旅中國客戶端、人民日報數字傳播、新華社快看、浙江衛視Z視介等媒體平臺對論壇進行了同步直播。截至4月26日,線上總觀看人數527.6萬人次。論壇結束后,各大新聞媒體及時報道論壇舉辦情況,話題效應持續擴大,形成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吸引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
立足本職本業,與會代表凝聚共識,一致表示要推動報紙和新型主流媒體成為全民閱讀主陣地,倡導黨的創新理論等內容成為“必讀”首選,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報業助推全民閱讀,要把握主題宣傳的主要任務,踐行高舉旗幟的職責使命;要聚焦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刊發一批有分量、有深度、有見地的理論文章;要始終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鮮明主線,一以貫之體現到報紙新聞宣傳、專題報道、知識普及、文化傳播的各個內容板塊,使報紙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常見常新的日常閱讀渠道,讓黨的創新理論在百姓心里生根開花。
優勢所在——促進行業交流,凸顯內容優勢
各級各類報紙是專業優質內容信息的提供者,在生產精神食糧、滿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特殊優勢。報業助推全民閱讀的根本優勢是優質內容生產能力。當前,全國共有公開出版的報紙2483種,全面覆蓋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生活等各領域,是人民群眾獲取信息、了解世情的重要公信力媒體渠道,也是推進全民閱讀不可或缺的力量。
論壇上,中央主要新聞單位、行業報、地方報及報業所辦新媒體相關負責人結合具體案例,積極交流專題專版、品牌專欄和閱讀指導活動經驗,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報業社會聯系緊密、歷史積累厚重、專業特色鮮明的優勢,打造了人民信得過、看得見的全民閱讀盛宴,展現了報業營造全民閱讀良好氛圍的智慧創造,為全民閱讀注入了強大動力。
中央黨校報刊社黨委副書記、學習時報社副總編輯何忠國談到,《學習時報》是全黨唯一專門講學習的報紙,以思想理論宣傳為主旨,倡導“依托于讀書,著眼于問題”的學習方式,為廣大讀者“讀報紙、學思想”搭建平臺,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廣大職工是全民閱讀的主力軍。《工人日報》始終突出工字特色,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重要輿論陣地。”工人日報社副社長王四新表示,《工人日報》作為一張面向億萬職工群眾的報紙,為廣大職工提供優質閱讀內容,以優質內容帶動更多職工,從閱讀中獲得精神的愉悅、心靈的成長。
中國文化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編輯兼中國文化報社總編輯宋合意指出,面對新的閱讀環境,提供更有價值的新聞,更有思想深度、文化內涵、情感溫度和審美啟迪的內容,是重要的課題與持續努力的方向。“我們要向人民群眾聚光,向自身高質量聚力,在閱讀和學習中提升能力和水平。”宋合意表示。
各大報紙的專欄不僅是專業優質內容信息的生產交流地、傳播書香新方式方法的推介地,還是報業品牌產品的重要展示地。如《農民日報》設有“圍農夜話”欄目,讓廣大讀者在精品散文中慰藉鄉愁、豐盈生命。《中國教育報》奏響閱讀進行曲、名師領奏曲、線上協奏曲、平臺交響曲,瞄準師生群體,培育閱讀基礎性力量,通過閱讀進校園、推選讀書任務和年度好書、發展線上讀書會、推出“好老師平臺”,服務3億師生,推動全民閱讀,共建書香校園。上海《新民晚報》讓“夜光杯市民讀書會”游走于城市每個角落,每年還會推出一本“夜光杯”美文集萃書,通過辦在百姓身邊的讀書會,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泰州晚報》推出“坡子街”大眾讀寫平臺,鼓勵大眾寫作、倡導大眾閱讀、支持大眾推廣,不僅在普通人群中推廣全民閱讀,還走進盲人等特殊群體,參與和推動社會公益行動,讓人們在閱讀報紙的過程中,參與和創造美好精神生活。
成效所在——推進媒體融合,促進閱讀推廣
《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營收規模為463.52億元,同比增長11.5%,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30億,較上年增加2400萬。從“一書一報在手”到“一屏千行萬卷”,迅速適應人們閱讀方式和需求的變化,報業以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為契機,正在打造更具沉浸感、更加多元化、更有吸引力的閱讀新體驗。
此次論壇中,參會代表分享了各自媒體融合新成果、創新傳播新手段、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最新進展,以及為深入推動全民閱讀做出的實踐,豐富了全民閱讀的實現路徑,掀起了全民閱讀新的高潮。
《光明日報》精耕閱讀引領與圖書評價,觀照出版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在報紙開設“光明書榜”“光明悅讀”兩個書評周刊,在所辦新媒體光明網開辟“光明悅讀”頻道;子報子刊中的《中華讀書報》《博覽群書》《書摘》也以閱讀為中心,以全媒體傳播做到把握行業重點,助力全民閱讀。
《中國日報》在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中,持續向海內外受眾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上海報業集團澎湃新聞高度重視網絡環境中的文化傳播,積極參與、觀察、引導新的文化載體和文化形式;浙報集團不斷升級的技術和創意,聚合了諸多優質閱讀內容,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讀者,服務書香社會;《羊城晚報》“從紙開始、向云出發”,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讓書香抵達海內外受眾。
《中國青年報》借助和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雙重優勢,通過“融媒小廚”到“可視化融媒云廚”的改革升級,進一步在青年群體中做好全民閱讀普及和推廣工作。近幾年,中國青年報社還積極開展新業態與閱讀相結合的探索和變革,在位于北京前門街道的書香世業街區選址開設“溫暖的BaoBao青年書店”,并攜手北京市東城區委宣傳部打造“晨鐘”文化工作站,將古都記憶與時尚連接起來,提升了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力,也倡導了青春向上的生活方式。
《北京晚報》在做好報紙的深度訪談、獨家專欄基礎上,推出了“行走的閱讀”等融媒產品,被相關行業認可為重要的“工具”材料。此外,以閱讀推廣人為核心,該報社將精心制作的短視頻多端分發、精準投放,積累了一大批閱讀“鐵粉”,取得了良好的互動成效。當人們在報紙上領略到新風景,一種新的閱讀生活方式便形成了。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