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陳美蘭 時間 : 2016-05-27
分享到:
這些年,中國社會的變革是飛速的,也是全方位的。歷史大潮的涌動,必然會激蕩起一些污泥濁水,綁架、販毒、詐騙、兇殺、搶劫、拐賣……各種案件頻頻驚現。這種社會現象,無疑給公安戰線帶來極復雜、極險惡的環境,也給反映這一生活領域的文學創作帶來許多新的課題。
面對這樣復雜的社會現象,一名作家應該以一種什么樣的視點來把握生活?是被這些駁雜的現象所迷惑,津津樂道地從那些污濁中去獵奇?還是以“還原生活原生態”為借口,有意渲染恐怖、殘忍、血腥以刺激讀者?在當今文學創作尤其是公安文學創作中,這對作家來說是一個稍不小心就容易掉進去的陷阱。
我覺得湖南作家楊遠新是清醒的。就他所處的工作環境,他所熟知、甚至是親歷的案例恐怕難以盡數,但他卻避開那些“陷阱”,更多從刑警們進行破案的曲折、艱辛、歷盡風險中切入故事,在追蹤、周旋、較量的過程中逐一展開案情的復雜及犯罪人的狡獪、險惡與殘忍。這使他的創作即使觸及最陰暗、最恐怖的素材,作品卻始終保持明亮的底色和激越的基調。
楊遠新這些年的新作,相當清晰地反映了我國公安戰線對敵斗爭的新變化。刑警們活動的舞臺,已經不局限于中國的大陸,涉足到港、澳、臺幾個地域,甚至跨越國界,與國際刑警聯手辦案,鮮明地突出了我國刑警在國際反犯罪活動中的積極作用。在這個大舞臺上,楊遠新為我們刻畫了一批刑警的新人形象,他(她)們中許多擔任了國際刑警組織地區聯絡官的職責,既具有高智商、高技藝,又心胸開闊,敢于擔當,對國際環境的安全具有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這些新人形象出現在我國公安文學中,確實使人眼睛一亮,是很值得贊賞的。
現在我們常會感嘆,生活中出現的一些突發案件,情節的奇特、惡性的嚴重,破案過程的曲折、漫長,往往超乎人們的想象。人們經常在各種媒體看到這方面許多令人驚怵的報道,這種直接的新聞接受狀況,對有關題材的文學創作無疑是一個嚴重的挑戰,考驗著作家的想象力和文學駕馭力。楊遠新的創作很自覺地有所應對。他掌握這條戰線各方面素材相當豐富,但他在創作偵破題材小說時,并不完全依賴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去“照搬”生活,而忽略作品應具備的文學素質。情節構建的舒張跌宕,懸念設置的巧妙疊加,故事敘述的回環倒錯,都有比較精心的設置,給人以“陌生化”的感覺。特別是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投下更多筆墨,揭示不同人物精神的亮點或心靈的卑污,往往給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在楊遠新這套17卷文集中,有兩卷是“兒童偵探小說”,這特別引起我的興趣。里面所收的長、中、短篇,均以少年兒童為主角,作者寫他們在發現案情時的似懂非懂,但陷于窘境時卻能急中生智,也寫這些孩子們之間常有的齟齬、斗氣,但在共同遇險時卻能立即不計前嫌共同對敵……也許有些制敵行動的描寫有點超常,但作者對兒童的心理動機和不同個性的把握是令人信服的。這些作品讓孩子們讀了不僅能增強愛憎分明意識、自我防衛的智慧,而且有著很自然的親切感。
(作者系武漢大學教授、茅盾文學獎評委。《楊遠新文集》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