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省散文學會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湖南省作家協會>文學學會>省散文學會

    方雪梅:一座古城的站姿

    來源:湖南散文   時間 : 2019-06-17

     

      這時,路向左前方折回,像冬雪斷竹,末端掠過幾棵單瘦的樹,傾向河坡下方。我從車上下來,聞到了江水的味道,清冽干凈,有隱約的生鮮氣。抬眼,一條文靜的碧水,從左邊的天際,瓦亮地鋪過來,于一座敦實的古塔邊停駐片刻,又靜靜地穿過右邊的龍洲大橋,隱身在遠遠的天地盡頭。這條從益陽城借道北行的資江,在冬日的河床上,沉靜而安詳。

      河對岸,荒灘鷺草背后,有灰白的樓宇,做了一幅江天寥廓圖的背景。對于從小在洞庭湖東岸“野蠻生長”的我,所有的江河湖海,都帶著魚餌般的誘惑與魚鉤似的致命牽扯力,很輕易就會把我的心魂勾引。此刻的資江也是如此。

      我急切地沿路下坡,走向河灘,想仔細看看那座立在江邊的、像劍一樣刺向灰色天空的古塔。塔由方塊花崗巖條石筑成,塔身干凈,七級翹檐上沒有一棵小草,與我老家那座立在洞庭湖東岸、頭上頂著茂盛綠草的青磚老塔,很不一樣,但勾起了我的懷舊情結。兩座塔,都站在水邊,守著塔下的土地和日子,與一次又一次風浪對峙。只是這座,孤零零地站在河床上,周邊再無它物。走近一看,塔上嵌有碑文,交代說:此為斗魁塔,位于益陽市資江南岸,龜臺山北麓。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同治十二年重建,通體為八角七級樓閣式花崗石結構,高三十米,底徑五米,每級檐角呈魚尾狀上翹,底層朝西開門,內有螺旋狀石梯,可登塔頂。老實說,塔見得多了,什么文峰塔、雷峰塔、白塔……叫“斗魁”的,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斗魁”一詞出自《史記·天官書》,最早指北斗七星的前四顆,即樞、璇、璣、權四顆;后來泛指北斗;再后來,被人們拿來喻指才學冠世者。聯想到附近的筆架山、龍洲書院這些與文化有千絲萬縷干系的景物,我想這座古塔的條形方磚里,不止是承載了“寶塔鎮河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也筑進了前人對這方山水,文魁瓜瓞綿延、文運如滔滔資水的期許。

      龍洲書院和箴言書院建于益陽的意義也同樣如此。雖然此次無暇前去發思古之幽情,但我還是讀到了關于它們的一些文字。位于龜臺山的龍洲書院,建于明嘉慶三十年(1551),曾經是湖南境內四大書院之一,是知縣劉激捐出自己的俸祿所建,以其位于會龍山與十州間,而起名為龍洲。當年也是弟子盈門,一派杏壇盛景。院中五賢祠,祀屈原、諸葛亮、張栻等五人。書院“規模之盛,蓋侵軼石鼓、岳麓矣”。據說,“益陽三周”——周立波、周揚、周谷城也曾負笈此門;而箴言書院,則由胡林翼于清咸豐三年(1853)創建,每年在全縣錄童生25人;建于益陽龍牙坪的松風書院,曾經是宋代學士李賢建,開門受徒,授業之地。益陽一隅的文運,正是從這些書院的每間講堂、齋舍,一代代蕩漾開去。

      此刻,冬日的江風,從水面升起,似有無形的手,在翻動我的思緒。我想,一座老城歷史的豐富與否,一定關系到它地域文化根莖的壯弱。眼前這座2000多年坐不改名、行不改姓的老城,經資江流水的潤澤,有了茂盛的地域文化大樹,它的枝葉藤蔓上,除了懸掛著黃燦燦的書院文化,也綴滿了碼頭文化、三國文化、書院文化、簡牘文化、宗教文化、工業文化的果實,可謂大福之地。

      在斗魁塔與江面中間,凸起一大堆裸露的礁石,蒼黑帶著鐵銹色的瘢痕,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威嚴。同行的益陽朋友介紹說,這里原來是古荊州戰場,江的對岸就有關公廟,而且益陽地面,各種關公廟,多達140余座,是全國關公朝拜最興盛的地方。這不奇怪,三國時期,吳、蜀分荊州,關云長掌中青龍刀,胯下赤兔馬,屯兵益陽青龍洲,上演了一場名震千古的“單刀會”。從此,他策馬向南,穿過各種典故、戲文、傳說和史籍,一直走進南方之南的廣大民間。這個山西紅臉大漢,身影一直在資水的潮汐里起伏。如今,益陽將在資水邊打造關公水寨、三國仿古街等大型文化景區,向后世專遞這土地上曾經的榮光。

      而我對益陽的仰視,是因那一串串氣韻強大的名字: 胡林翼,陶澍、何鳳山,周立波, 葉紫,黃自元,還有唐成、艾國祥,黃伯云、林凡、唐九紅、龔智超……以及葉夢、趙濺球、馮明德、盛可以、盛景華等……這些喝資水生長的文化種子,在廟堂、在烽火大營、在藝術舞臺、在競技場上,在科技前沿,都是邑人的蒼松立柏,人間標尺。

      我對資水流經的土地的喜歡,是因為《山鄉巨變》《暴風驟雨》《生命的簽證》;因為黑茶、松花皮蛋、水竹涼席、明油紙傘、湘中鐵鍋、桃江擂茶……也因為益陽方言里,跳躍的煙火氣息與溫潤的世俗味道。

      近日讀到關于資江風光帶新規劃介紹的一段文字,道盡了益陽古城的精彩往昔:“那一年,兔子山上,縣衙簡牘書寫秦皇張楚/那一年,陸賈溪口,關羽單刀赴會,名震千古/那一年,會龍山頂,棲霞古寺敲響東晉佛鐘/ 那一年,明清巷里,乾隆玉菱撐傘拱卷墻下/那一年,青龍洲頭,千帆百舸舞動資江兩岸/那一年,龍洲書院,偉人親臨指點正道滄桑……”從這段文字,可見自然的資江與人文的資江,正在文化之河中,相互平行、映照、融合……

      資料文字也介紹,江水沿線,“青洲煙雨”“古渡歸帆”“三臺晨曦”“古城堞影”“志溪疊翠”和“斗魁皓月”六處景觀,與現存的“會龍棲霞”“裴亭云樹”“白鹿晚鐘”“西灣春望”,將打造成新的“資江十景”,讓這條恢宏之河,有更迷人的樣貌。

      冬色中的資江,水面平曠。站在斗魁塔與河流旁,目光所見,岸線山樹,樓影舟帆,皆隱隱約約,如列車出發后的站臺,空蕩蕩的。此時此刻,在我與舊歲之間,橫亙著沉默與喧響,模糊與清晰;唯有幾米外的曲折岸線,提醒我,水與文化,都是無邊無際的龐大存在。 水是創世之手撫摸過后,留在大地上的母乳。文化洪流,卻映照著一座城市站立的姿勢。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费特黄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一,天天操天天干天天舔,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三区二区
  • <nav id="wwmac"></nav>
  • <nav id="wwmac"><source id="wwmac"></source></nav>
  •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精品漂亮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大象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麻豆| 99爱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va欧美va欧美va精品| 国产无套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 香蕉97碰碰视频免费| 欧洲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女朋友韩国电影免费完整版| 国产1000部成人免费视频|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 久热这里只有精| 福利视频免费看|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 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 欧美黑人乱大交| 国语对白刺激做受xxxxx在线| 免费大片av手机看片| 99久久99视频| 欧美一日本频道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97影院在线午夜|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在线播放真实国产乱子伦|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