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胡洪來 時間 : 2018-12-05
分享到:
我是暄婷的高中語文老師兼班主任,我為我有這樣一個優秀弟子而自豪。作為老師,我很幸運,能遇到這樣的學生。高二分科時,我被分到了理科1510班任語文老師兼班主任,于是,與這個陽光溫婉的大家閨秀有了兩年師生緣。記得當時年級組長對我說,暄婷本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文科生和藝術生,但是她們家偏偏義無反顧選擇了學理科,拜托我好好栽培。被學校委以重任且得千里馬,我欲做伯樂。我于是一開始就把這個獨特的孩子視同自己的女兒。
2018年六月,暄婷以優異的高考成績回報了我和所有科任老師以及她深愛的雅禮。七月,她又拿出了一份獻給母校的禮物----厚厚的《時光島》。
九月六日,即將去上海上大學的暄婷回母校看望我們時,把飽含深情的簽名版《時光島》饋贈給各位老師,我們都興奮不已。
作為暄婷的高二、高三兩年生活和學習的見證者,暄婷在雅禮的的點點滴滴我都能如數家珍。但即便是這樣,我也納悶,一邊啃數理化一邊刷高考題的高考生暄婷是怎么把她的生活點點滴滴匯成這本21萬字、五個篇章、23幅建筑圖,97篇文章、231頁的《時光島》的。所以就算是她的老師,對這個弟子,我也是充滿佩服之情的。
自己嫡傳弟子的這本書拿在手中,有點沉,有點萌。我本就對時光島這三個字情有獨鐘。我經常匪夷所思地幻想什么是時光,什么是時光穿梭。我曾夢見自己來到一個奇形怪狀的島上,模糊意識里似乎有人告訴我,這個島的名字就叫做時光。
我的這些“時光”情愫,我的弟子暄婷居然幫我現實化了,她把一本活生生的《時光島》作為畢業禮物送給了母校,我欣慰。
《時光島》里一半以上的文章,我都是第一個閱讀者,因為本書中大部分文章出自雅禮的課堂作文、月考作文和我布置的周記。從小在文化名人圈內耳濡目染的她厚積薄發、下筆有神。她寫我和數學張新民老師的這兩篇文章,我倆讀了很多遍,都為自己有這樣一個感恩的嫡傳弟子而沾沾自喜。
說實話,暄婷交上來的課堂作文,我很少修改,我都是帶著激情和欣賞批閱她的作文。雖然她花了很多時間忙于社團和公益活動,但是每次月考,暄婷的英語和語文成績都穩居班上第一名,她的考場作文幾乎都被印成范文全校傳閱。
暄婷視野廣闊,思想廣闊,心胸也很廣闊。“讀萬卷書,走萬里路”用到她身上一點不夸張。她到過很多地方,用別具一格的文筆為讀者打開一扇心靈之窗。在《時光島》里,她用飛行一般的感覺找尋到旅行意義和心境;在《時光島》里,她邊走邊領悟,邊走邊發現,邊走邊體驗,邊走邊理解,邊走邊沉思;在《時光島》里,有她成長路上的歡樂爛漫,更有追求憧憬。第二章《地圖冊上的紅圈》,我更是感受到了她的旖旎目光和寬廣見聞,利用寒暑假和業余時間的她走出校園的她,眼前和心里總有一幅有情有意的山水畫。暄婷是雅禮中學校園之星、宣傳之星、藝體之星、禮儀之星;是雅禮中學街舞社和義工社主力隊員,雅禮足球寶貝團領銜主演,雅禮VITA急救社首屆社長,雅禮中學赴美交換生。她雖然是個理科生,但是骨子里充滿浪漫和知性,所以她去參加的各種藝體比賽和外聯活動,包括在非常緊張的高二暑假去參加北大和北外夏令營我都對絕對支持。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來形容出身書香門第的她再合適不過。我不想吹噓我的弟子有多么優秀,我只想說,她的腳下有路。而第二章《地圖冊上的紅圈》的十二篇文章,暄婷帶讀者去感知不同地方的風格特點、民風名俗、飲食習慣、宗教信仰等。路在腳下,遠方有路。
一、高原情
遐想是旅者的行李。可以推斷,寫作時的暄婷是充滿遐想的。《蓮度》《撒播虔誠的人》這幾篇文章都提到了西藏獨特文化藝術的感染。高二時我們班集體參加語文報杯的作文比賽,主題為“你曾去過的地方”,題目自擬。課堂上的暄婷立刻以《蓮度》為題。“去拉薩吧,去拉薩吧。”我似乎看見了氤氳著璀璨悠久的文明和虔誠來客的圣潔。“日光城”拉薩就慢鏡頭般神秘地呈現在眼前。這種意里交織著格外藍的天、格外白的云、格外碧的水、格外靜的雪山,一些異于常規但是又和常規有連接的構思都在試圖在打破一般人對高原的描寫手段。
伴隨童貞,她用她的腳印在沐浴著涅槃式的靈魂洗禮。西藏給了這個青春少女信仰和超越境界的體驗。文章里,那近在咫尺的白云仿佛可以觸手可得,很多句子都潛藏著暄婷對西藏對拉薩的“剪不斷、理還亂”的情絲,更讓讀者把思緒留在圣潔的雪域高原。
出自《蓮度》里的句子讀來讓人抓心,充滿精神享受的魅力。“她的黑發很長,仿佛那樣漆黑的墨色連星辰也要為之驚嘆。她把它扎成長辮子,纏上琺瑯顆粒和米珠,穿著一雙木質鞋、鞋上繡著金線紋脈。她抬起頭的那一瞬間,我忽然想給她拍一張照片,也許沒有任何理由,也許是因為她那雙眼睛,也許是剛好天氣那么藍得像有魚兒游過的海面。她的眼睛和那天的天穹一樣清澈,這雙眸子,來自康巴的次仁,來自納木錯的多吉。”這個靈動的暄婷,這個熱愛大自然的暄婷,通過一些走心的句子把一個不貪不嗔不佛陀癡形象栩栩如生地印在讀者心中,不禁激起讀者對西藏真切的熱戀之情,這種藏地習俗的觸摸感遠非語言所能表達,暄婷的筆尖流動著天籟……
《撒播虔誠的人》中寫到:“突然走著走著就到了拉薩,這里到處飄蕩著轉經筒里香噴噴的歌聲。于是,越來越多的人會翻山越嶺,會跋山涉水不辭勞苦地去朝拜大昭寺。” 這些文字充盈著對宗教的虔誠與執著,深深地叩擊、震顫著讀者的靈魂,似乎在跟讀者說:““去西藏吧,去西藏吧”。
“但是走著走著,他們發現去哪兒,其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和他們一起磕著長頭相視卻默默無語拋去一切的心。就這樣,一直一直,無限期盼遠方的佛文和人潮,安靜地用力地虔誠地撒播這虔誠。然后突然走著走著就到了拉薩,布達拉宮的佛光普照,心胸豁然開朗。”這樣的文字,出自一個高中生的筆下,有點讓讀者,咀嚼出五千卷經一萬輪回的遼遠,城市出生的暄婷沒有嘗過人世甘苦但是她的文筆卻刻畫出了渡化萬惡蒼生的道理,我為之感動。
當時在辦公室批閱暄婷作文時,我就突然有著對西藏的向往。現在讀《時光島》,更有一種莫名沖動,去西藏!而去過西藏的讀者假如帶著《時光島》再去一趟西藏,那么回來時,一定有濃烈的與彼時完全不同的帶著書香的不舍和留戀。
二、異域情
好心情是旅者的背包。好心情才能看到好風景。我知道寫作時的暄婷是有著各種好心情的。《生動》《風中的舞蹈》《古墟重生——柬埔寨崩密列游記 》《萬面之佛.柬埔寨大吳哥印象》《路是讓人依戀的故事》《血液里住著風的人》都呈現了濃濃的異域情。
泰國、柬埔寨、韓國、美國,這些異國經歷,給了暄婷寫作的源泉。
《路是讓人依戀的故事》里,暄婷寫到:“我曾追趕一輛古色的清新綠色的大篷車,看它的花朵鉤針流蘇一路飄逸在蘋果綠的草叢中。淺淺的玻璃窗里紅色波點的布制鐵藝桌,幾顆碎花包住的圓紐扣被搖晃得大肚子不停地顫,銀色的窗框里奶油色的大枕頭柔軟地賴在紅色波點沙發的腿上。”這是一個多么有情趣的情景。
《時光島》是有格局的。在異域風光中,暄婷關注到了更多同齡孩子所不曾關注的東西,與眾不同的暄婷有勇氣去寫這些熱點。《風中的舞蹈》寫到兩個女孩:“她在一片廢墟上跳舞,人們圍著她拍手,而她在正中央旋轉,人們開始隨著她律動,于是她舞得更加起興更加投入。每一個動作都淋漓盡致,每一個表情都那么傳神。她的臉上有著梔子花一樣的青澀,她黑得發亮的大眼睛像是會說話。盡管她的頭被頭紗蒙得嚴嚴實實,可微微透露出的五官里掩不住身體本身溢出的靈氣。”而文中的另一個以色列女孩:“她也戴著如火焰一樣鮮艷的紅色頭巾,她的大眼睛里有太多不確定,可眼眸卻依然充滿著像我這個和平國度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女孩一般亮晶晶的光。她的紅色頭巾在風中飄揚,輕柔而篤定地告訴世界,她的紅色頭巾里飄著多少憧憬。”在戰爭中舞蹈,在廢墟上舞蹈,這樣的構思,讓讀者充滿神秘。
《生動》一文中“沒有人能忽視泰國人的美。” 高一暑假,暄婷去了泰國。那種宜居的東南亞慢節奏生活于是徜徉在她的腦海。“你可以看到正午單調又炙熱的太陽把居民做成瀝青路上的白色剪影,大芭蕉樹和棕椰樹綠得仿佛可以染綠天空,吊腳的竹樓下種著一大簇的鳳尾竹,紅色的破舊嘟嘟車上貼滿了魚療和歌舞演出的廣告,前面赤著腳的泰國司機問你要去哪。你也可以看到,頭上戴藍色蝴蝶結的少女,腳上穿著黑我的小皮鞋白色的長筒襪,三兩個一起結伴回家,想找她們要合照于是伸手拍她們的眉。回過頭來,你可以清楚地感到獨屬于東南亞的,那些在炎熱地區生活的人們身上的水果,清甜香,那些少女有著泰國鄉村金黃色的小麥般的肌膚,眼睛像是偶爾跌進池子里被濯洗的黑葡萄,又像從墨黑的魚塘里突然冒出換氣的魚一般靈光一閃。她們對你笑笑,少女又白又小的牙齒露出東南亞人的清純。”一種無法拒絕的感覺油然而生,情境也是可以傳遞的,當讀者看到這樣的文字,一定也會被泰國人的熱情所感染。
初三暑假,暄婷去了柬埔寨。于是《古墟重生——柬埔寨崩密列游記 》和《萬面之佛.柬埔寨大吳哥印象》二文應運而生。“因為這里的綠。這些綠來自那些抹在石頭上石縫里的青苔!青苔柔軟地躺在面對陽光的地方,安靜地生長、呼吸的聲息貫徹整個廢墟,叫醒了沉睡在心中的生機。”一種來自心靈的博大,會有一股倔強的正在蓬勃蔓延的力量正在充盈,這種力量就如青苔一樣充滿韌勁和翠綠。
“它是佛。萬人瞻仰的佛。它已不復當年的端莊肅穆,不再有昔日的寂靜詭秘。那萬人朝奉的過去已經煙消云散,換之今日的平常與淡薄。它的笑容有無數種解釋,好像鄰家阿公的那種慈祥可掬,又好像是隔壁小伙子的那種活潑好動,或是傳教士的博學成熟。”吳哥的歷史厚重感從一個孩子的文章中流露出來,我為之贊嘆。暄婷從書香家庭走出來,讀過很多書,她拿起她的筆,筆尖自由地揮灑她骨子里的文藝血脈,讀者可以體會到來自佛的肅穆,她的文字也會讓同樣敬仰西藏的讀者共鳴。
三、小城情
微笑是旅者的居所。在很多時候,我可以感受到暄婷是面帶微笑在旅行的,她漫步在很多風光各異的小城,她從中品嘗各種滋味。《剪一瓣海棠與麗江共舞》《小城的味道》《烏鎮一隅 》《愛上書店》《故鄉清韻》,每一篇都可以看出她小資而且優雅。
《小城的味道 》里小城的味道是迷離流香、古香古色、安靜詳和。“風中交雜著魚香味,瞥見齊齊的白墻黑瓦上裊裊升起一縷縷青煙。回頭又見姜糖鋪前戴苗銀首飾的女子用恬美柔靜的嗓音吸引游人的注意,姜糖鋪內卻飄來一陣清淡的糖香,蜜甜的味道。走在青石板上,隨處可見賣清涼粉的竹籬,擺花糕的席子,整個鳳凰籠罩在香飄十里中。”“看鵝卵石板上的紋理,依然清晰如初;看城墻邊的瓦礫,依然還順指而下;看阿婆攤上的一支簪子,似曾相識。順著人群走,終于看見被湮滅的河。小河的水潺潺流過,水中有幾個打鬧嬉戲,魚鷹立在船頭,叫船的漢子撐著舊的竹船與另一個船上的苗寨的姑娘相視一笑,又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山歌。”鳳凰小城家喻戶曉,很多名家都寫過這個頗有特色的小城,暄婷去鳳凰三次,她的文字記錄了一個孩子眼中的淳樸、質感。
《清河坊》中寫到:“這是一座銅做的屋子,陳列了銅做的藝術品,金碧輝煌。每一件藝術品都用盡了鏤空,塑造的方法,它們都只是剩下的銅經過一雙靈巧的手,步步生蓮,最后綻開了花瓣。最令我癡迷的是一座大屏風,它造型獨特,蜿蜒曲折、雕花、鏤刻、精美絕倫。獨出心裁的工藝者,在它的壁上,還繪彩了五彩斑斕的景泰藍。素雅的銅玉佛與雍容的景泰藍匯合,兩極相遇,古韻就透了出來。”對藝術品的審視,是暄婷的特性。暄婷自己本身繪畫很有水平,《時光島》里的23幅建筑圖,功底和火候都可以做出說明。當一個善于繪畫的孩子把視覺轉變成文字時,她就是與眾不同的。
《愛上書店》里的“所有的一切,側臉像文藝復興時的油畫般淳樸。有風翻動書頁的聲音,有放在腳下的旅行箱,也有在閉目養神的老板和在刺繡的老板娘。”流動著一種跟水晶一樣透明的雅致。
《故鄉清韻》里,暄婷把自己的故鄉常德的一天按照時間順序,融入一種根的概念。穿紫河是暄婷家鄉河,這條臍帶串聯著煙籠人家的湘北家鄉情。我覺得城市長大的孩子一定要經常回到家鄉,只有回到家鄉,她輕盈的情愫才會更加有深刻的線條感。
四、都市情
甜蜜是旅者的衣裳。作為一個在城市出生城市長大的孩子,暄婷最熟悉的應該還是都市。她已經習慣車水馬龍,習慣了霓虹燈,習慣了地鐵高鐵。都市,其實是最不好寫的素材。但是,暄婷筆下的《香港》《人面桃花》《在爬滿常春藤的日子里 》《嶺南》等文章均寫出一個孩子的目之所及。
《最好的遇見》里寫到:“一對外國情侶,在廈門的海邊。他們穿著樣式一致的T恤,坐在沙灘上,浪花撲到他們腳邊,陽光從女子淺褐色的發梢上溜過,連成一道細細的光。他們靜靜地坐著,有時彼此望向對方,然后嘴角畫上淺淺的笑容。”
《最愛下雨天》里寫到:“毛毛雨,微涼地從深暮的城里墮下,淅瀝而凜冽。這里是南方,卻不是江南。有悠長的雨巷,這里不夠繁華,卻也沒有青瓦黛墻的房子和街角殘落的白芷草。這里是一片未知卻風情萬種的地方。潮流的青年男女松松垮垮地掛著耳麥,五顏六色的耳機線從耳畔一路纏綿到腰際。”
《時光島》是這本書的名字,也是書的眼睛,是書的心臟。暄婷在《時光島 》一文中寫的時光島是三亞的蜈支洲島。
“從連綿不絕的山巒一路向上,一眼全是濃翠色的椰樹,樹干的年輪一圈一圈,打開故事的扉頁,隱映后面的浮想聯翩和豐腴的沙灘,肥皂泡色的天空并沒有和石灰色的礁石融合但又似乎無法挑刺,一大片奶咖色的海在樹干后面,像個孩子,不敢頑皮地潮起潮落。一樣是海,只是有些猝不及防,不是誘惑的誘惑更叫人注目。”
一個女孩抱著青椰邊走邊喝,赤腳走在沙灘上聽海螺發出的歌聲,蔚藍和深邃,讓這個女孩有著上善若水的單純。暄婷說她恍惚間竟然以為自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海的女兒,我是絕對相信的。“海是不挑人的,它會封存所有人的記憶,重復微波壯瀾,重復潮起潮落。”這樣的句子,只有膽子大但心里又很夢幻的孩子可以寫出來。
暄婷的旅行有時候是和一大幫朋友一起,有時候是一個人,有時候是和她的爸爸媽媽,她的路途還很長很長,未來她還會有更多精彩的分享,更多跳躍的節奏。
《時光島》一書的第二章《地圖冊上的紅圈》的旅行是一次見多識廣的遷移,字里行間有一個自信、快樂、溫暖的暄婷在閱讀本書的旅途中我自己也隨著少年的腳步有了個性、視角和一種青澀的心態。讀完《時光島》,會有一種與大自然不經意的交融,我幾乎有了自己下一次旅行的目的地……
寫《時光島》的高中生暄婷乘坐高鐵、火車、飛機、輪船,甚至大篷車、小四輪、驢車、自行車……她用各種交通工具放松心情,她穿著各種鞋子背著各種小包拖著各種旅行箱,以走過千山萬水的方式陶冶情操,她因此有了心靈小憩的場所,因此也認識了更多的人擁有更多的各種膚色的朋友。
《時光島》分成五個章節,其余四個章節,每節都充滿精彩。即使光從瀏覽《地圖冊上的紅圈》這一章里,她的這些旅游的文章就像一封寄給心或者腳步還沒出發的同伴的信——信封上寫著:“走出去吧,你會更加精彩。”因此,我贊賞我的弟子,她的成長里有著遠方和路。她去過文章以外的很多地方,還有很多地方她壓根也沒有寫成文字,也許,她把那些未能寫成文字的感受會在下一部書中出現。
當然,暄婷還太小,她的很多文字都還只是走馬觀花,邏輯和思路很多也不能細究。畢竟,她還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很多寫作手法還比較稚嫩,但是我依然隆重推薦《時光島》。
人與人是需要緣分的,我與我的弟子暄婷就是有緣之人。感謝雅禮,讓我成為《時光島》著作者暄婷的老師;感謝暄婷,讓我有機會把《時光島》推薦給我的一屆又一屆學生。
也許你經常有寫作火花迸發,可每當想好題目提起筆后卻發現腦袋一片空白。也許你平時沒事雖然總能冒出一些寫作欲望,可一到落筆時靈感卻消失得無影無蹤。那么,請你閱讀《時光島》,它會幫你打開寫作思路,帶來寫作方法。
希望大家能像我一樣喜歡《時光島》,一樣有緣于《時光島》。
作者簡介:
胡洪來,雅禮中學一級教師,青年崗位能手,十佳優秀班主任,曾多次擔任中考、高考閱卷組組長。從教以來潛心執教、吃苦耐勞、大膽進行教學創新,總結出“求實、拓寬、寓情、悟理”的教學理念。曾獲國家、省、市級“優秀輔導員”稱號,發表教學論文數十篇,創作、主編、參與撰寫文學作品、學術專著、文學評論、教參教輔數百萬字,輔導學生發表習作數百篇。參與編寫15本以上教輔資料,近年編寫的《名師引路》、《學法大視野》 、《小題狂做》 、《中考先鋒》等教輔資料暢銷全省各地。
《時光島》作者簡介:
龔暄婷,2000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長沙市,現為上海某雙一流百年老大學能源動力類(建筑與環境)專業大一學生。2018年7月著《時光島》時為長沙市雅禮中學高三應屆理科1510班學生。熱愛寫作。是雅禮中學校園之星、宣傳之星、藝體之星、禮儀之星;是雅禮中學街舞社和義工社主力隊員,雅禮足球寶貝團領銜主演,雅禮VITA急救社首屆社長,雅禮中學赴美交換生。瀟湘詩會義工。
高中階段曾榮獲“葉圣陶杯”全國新作文大賽、“中華之星”國學大賽、中國中學生作文大賽、“北大培文”杯中文創意大賽等八個作文全國賽事的現場總決賽一二等獎;還獲得過全國英語寫作和演講比賽、化學奧林匹克全國競賽及數學創新全國大賽等賽事一二等獎。
《時光島》于2018年7月由湖南少兒出版社出版,全書21萬字共五章,內含97篇文學作品及23幅暄婷自己設計的建筑插圖。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李敬澤、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中南大學文學院博士生導師閻真、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湯素蘭、長沙市雅禮中學校長劉維朝、耶魯大學建筑設計師布雷迪聯袂推薦此書。目前《時光島》在當當網、淘寶網、京東及全國各新華書店均有銷售。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