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6-11-28
分享到:
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我這里說的“讀書”是指讀書的習慣和讀書這件事情,而不是我們功利意義上的讀書——小學、初中、高中,然后考上大學,有個好工作。
讀書是提升自己文化的最佳方式,而中學階段是一個人為自己的精神氣質打底的階段,因此,應該多閱讀那些能夠引發思考、滋養心靈的書籍。
比如讀雷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會讓我們思考環境問題;讀一讀劉易斯·托瑪斯的《細胞生命禮贊》,你會大吃一驚,原來一個醫學家、生物學家關于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是如此博大而深邃,一點不比哲學家差;法布爾的《昆蟲記》,又會把我們帶入昆蟲的世界。
在人們的印象中,哲學是艱澀難懂的,同學們平時接觸到的哲學,只是死記硬背一些名詞解釋,應付政治考試而已。哲學所思考的,其實就是“你是誰”、“世界是什么”這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永遠困擾我們的問題。有一本關于哲學的書叫《蘇菲的世界》,很適合中學生閱讀,它會喚醒你內心深處對于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好奇與關懷。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本能深入心靈的名人傳記,會對你一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居里夫人傳》和《鄧肯自傳》就曾對我產生過重大的影響,讓我明白一個女孩子只要努力奮斗,也能成就一番事業。優秀的傳記還有很多,比如《人類的群星閃耀時》《梵高自傳》《史記》等,趁年輕,讀幾本優秀的傳記,會激勵你志存高遠,不畏艱險。
相對于我前面提到的科普閱讀與傳記閱讀來說,同學們可能更喜歡文學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傾注了作家對生命的思考,對生活的熱愛,還為我們創造了神奇的文學世界。同學們可以選擇優秀的作品閱讀,也可以相對集中地閱讀自己喜歡的作家的作品。
比如你如果小時候讀過王爾德的童話《快樂王子》,現在可以讀讀他的小說《道連·格雷的畫像》;如果你喜歡沈從文的《邊城》,不妨同時讀讀他的《長河》《從文自傳》等等。文學閱讀可選擇的范圍很廣,每個人閱讀的口味也不同,有人喜歡詩歌,有人喜歡小說,還有人喜歡散文或者戲劇。開卷有益,只要有時間,不同風格的作家作品,不同地域與國家的作家用品,都可以廣泛涉獵。
一般說來,上了中學,同學們都認為自己是大人了,不太喜歡閱讀童話之類的兒童文學作品了。但我想告訴大家,童話是可以一輩子閱讀的,好童話都是好神話——許多經典童話已經變成了代表著永恒真理的神話,比如《彼得·潘》中的永無島和永不長大的孩子;比如《小王子》中關于玫瑰花與狐貍、水井的寓言;比如《夏洛的網》中小豬威爾伯與蜘蛛夏洛的友誼……
一個人在中學階段讀過的書總是會記得特別牢,如果一本書引發了你的思考,就會變成你的精神營養。中學階段是讀書的好時光,但是,同學們功課很重,時間不夠,因此,好鋼要用在刀刃上,有限的讀書時間要用在值得讀的書上。
(本文摘自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湯素蘭童心書坊《寄小讀者:每朵烏云都鑲有金邊》)
湖南省作家協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